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主日讀經釋義 - (丙年)聖家節

(丙年)聖家節: 讀經釋義

讀經一: 撒上1:20-22, 24-28
20: 亞納就懷了孕, 生了一個兒子, 給他起名叫撒慕爾, 說: "因為他是我向上主求得的."
21: 她的丈夫厄耳卡納和全家上史羅去, 向上主奉獻年祭, 並還所許的願,
22: 亞納卻沒有上去, 因她對丈夫說: "等孩子斷了乳, 我要帶他去, 將他奉獻給上主, 以後他永住在那裏."

24: 斷乳後, 她便帶著小孩和一頭三歲的牛, 一"厄法"麵和一皮囊酒, 來到史羅上主的聖殿; 孩子還很小.
25: 他們祭殺了牛以後, 孩子的母親來到厄里前,
26: 對他說: "我主, 請聽: 我主, 就如你活著那樣真實, 我就是曾在你旁邊祈求上主的那個婦人,
27: 那時我為得到這孩子的祈禱, 上主就賞賜了我所懇求的,
28: 所以我現在把他獻於上主, 他一生是屬於上主的." 亞納便把他留在上主那裏.

"撒慕爾紀上下卷"本是單一的一本著作, 記述以色列子民君主政制的開始, 以及他們首兩位君王, 撒烏爾和達味的一生. 而在古希臘文譯文(即七十賢士譯本; 按: 舊約原文乃希伯來文)中就把此書一分為二. 此(兩)書以撒慕爾為名, 首先是因為撒慕爾在當中擔當重要角色, 甚有傳他就是作者. 然而, 這樣起名實不甚堪當, 因為撒慕爾在"撒慕爾紀上卷"完結之前就已離世.

根據文中的主要角色, "撒慕爾紀上卷"被分成三部分:第1-7章(撒慕爾), 第8-15章(撒烏耳), 和第16-31章(達味). 撒慕爾乃處於改朝換代中的一號人物, 他既是最後一位民長, 又是先知, 他替撒烏耳傅了油, 又宣佈他為上主所棄而另替達味傅油, 以取替其位置. 撒烏耳乃一號悲劇人物 -- 本身寂寂無名, 就那麼的被推上權位, 最後才發現他根本並不是適合人選. 達味是"撒慕爾紀上卷"的焦點人物, 撒慕爾和撒烏耳兩位都是在替他鋪路. 達味, 就好像撒烏耳一樣, 在文中都被描寫成一個謙遜, 且不貪慕權位的人. 然而, 儘管起初撒烏耳是天主所揀選的統治者, 最後他失去了天主的歡心, 然後"上主與達味同在" -- 這就是此書的最重要主題.

當亞納懷著她的胎兒時, 就給他起名叫"撒慕爾", 並解釋起此名字的原因, 是因為"他是我向上主求得的"(20節). 然而, ""撒慕爾"本解作"他那來自天主的", 而不是"他那向上主求得的". "撒烏耳"的本義反而更切合於後者. 是故一些學者認為, 這故事原本是寫撒烏耳的誕生, 而非撒慕爾的誕生. 又或者, 作者以此為暗示, 撒烏耳將要成為以色列的首位君主.

厄耳卡納豁免亞納無需一同到史羅作年祭三年, 直到撒慕爾斷奶為止, 此決定於當時來說是非常體貼大方的了. 這對父母對上主的崇拜的重視在故事中非常突出, 也可見於當時(公元前第十一世紀)祭禮的嚴格規定.

最後, 當亞納帶同撒慕爾到聖殿去時, 她讓厄里知道她的禱告已蒙應允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因他曾支持她這樣祈禱 (見民第13章和瑪第1章). 文中的關鍵字: "求", "賜", 和"祈禱", 將於撒上1:17-28和2:1再度重現, 用以證明天主俯聽懇切的祈禱. 其實, 亞納她有少許懷疑, 這男孩撒慕爾不單是滿全她要成為母親的需要, 且也滿足了以色列對一位把天主的話帶給人民的先知的需要.

答唱詠: 詠84:2-3; 5-6; 9-10
[答]: 上主, 居住在你的殿宇, 真是有福! (詠84:5)
- 萬軍的上主, 你的居所是多麼可愛! 我的靈魂渴慕及緬懷上主的宮殿. 我的心靈及我的肉身, 歡躍於生活的天主.
- 上主, 居住在你的殿宇, 常讚美你的, 真是有福! 那以你作為自己的助佑, 一心嚮往你的人, 真是有福!
- 萬軍的上主, 求你俯允我的請求; 雅各伯的天主, 求你側耳傾聽! 天主, 我們的護盾, 求你眷顧, 請垂顧你的受傅者.

聖詠第84篇是一首表達出朝聖者往耶路撒冷朝聖的喜樂的聖詩, 朝聖的原因可能是帳棚節(參見 詠81). 如同聖詠第42和63篇, 此篇聖詠表達出崇拜者對可居於聖殿, 這最接近天主的地方, 的長久而來的渴望.

答唱詠第1節(2-3節)就表達出朝聖者對聖殿的美的渴慕之情(詠42:1-2; 63:1-2). 而答唱詠第3節(9-10節)中提到的我們的護盾, 指的是達味王作為人民的護衛; 君王和熙雍相被緊密的連繫在一起(78:67-72).

讀經二: 若一: 3:1-2, 21-24
1: 請看父賜給我們所等的愛情, 使我們得稱為天主的子女, 而且我們也真是如此. 世界所以不認識我們, 是因為不認識父.
2: 可愛的諸位, 現在我們是天主的子女, 但我們將來如何, 還沒有顯明; 可是我們知道, 一顯明了, 我們必要相似他, 因為我們要看見他實在怎樣.

21: 可愛的諸位, 假使[按: 譯作"假若"則更為準確]我們的心不責備我們, 在天主前便可放心大膽;
22: 那麼我們無論求甚麼, 必由他獲得, 因為我們遵守了他的命令, 行了他所喜悅的事.
23: 他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的子耶穌基督的名字, 並按照他給我們所出的命令, 彼此相愛.
24: 那遵守他命令的, 就住在他內, 天主也住在這人內. 我們所以知道他住在我們內, 是藉他賜給我們的聖神.

作者在第1節中充分強調我們就是天主的眾子女(Children of God), 值得大家玩味的是耶穌身為天主子(Son of God)與我們作為天主的眾子女(Children of God)的分別與關係. 不要少看這個問題, 要認真思考的話, 這可以是一篇論文般長的討論. 而作者在第2節中所用的比喻實在引人入勝. 眼望著天主就如眼望著鏡子一樣, 被反映出來的是我們的面容, 但就加上了神聖的成份. 誠如作者所講, 身為天主的眾子女, 在我們身上多多少少也帶有與天主之關相似的微妙的家族特徵.

而在讀經二的第二部分, 尤其是第23節, 就給予我們整部"若望一書"的縮影: 我們必須相信天主子, 耶穌基督, 並彼此相. 信與愛, 根本上除此兩者外"若望一書"並沒有再探討過任何主題. 只要懷有此兩者, 與天主間的彼此互居就成為事實, 這就是聖神所作證的事.

福音: 路:2:41-52
41: 耶穌的父母每年逾越節[都]往耶路撒冷去.
42: 祂到了十二歲時, 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
43: 過完了節日, 他們回去的時候, 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 祂的父母並未發覺.
44: 他們只以為祂在同行的人中間, 遂走了一天的路程; 以後就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祂.
45: 既找不著, 便折回耶路撒冷找祂.
46: 過了三天, 才在聖殿裏找到了祂. 祂正坐在經師中, 聆聽他們, 也詢問他們.
47: 凡聽見祂的人, 對祂的智慧和對答, 都驚奇不止.
48: 他們一看見祂, 便大為驚異, 祂的母親就向祂說: "孩子, 為甚麼你這樣對待我們? 看, 你的父親和我, 一直痛苦的找你."
49: 耶穌對他們說: "你們為甚麼找我? 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裏嗎?"
50: 但是, 他們不明白祂對他們所說的話.
51: 祂就同他們下去, 來到納匝肋, 屬他們管轄. 祂的母親把一切默存在心中.
52: 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 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 漸漸地增長.

這段聖經選段的主旨, 顯而易見的, 是在第49節, 耶穌自己公告了祂與聖父的關係. 可跟這段福音作類比的, 是有關撒慕爾, 厄耳卡納和亞納所生的兒子(即今天讀經一的主角). 但此類比並非來自聖經, 而是來自公元一世紀史學家若瑟夫的著作: "猶太人的古代典章制度" (Josephus, Antiquities of Jews, 5.10.4, section348), 當中記載撒慕爾自十二歲開始說預言, 儘管"撒慕爾紀上卷"第三章並無提及他開始說預言的年歲就是了.

逾越節(第41節), 其規定可見於出23:17; 34:23; 肋23:4-14. 這暗示著厄耳卡納和亞納所作的年祭(見撒上1:3, 21; 2:19). 他們照節日的慣例上[耶路撒冷]去了(第42節): 此處要強調的是耶穌一家虔心遵守法律, 這也是耶穌成長時所處的環境. 這故事預示了往後耶穌再上耶路撒冷(9:51-19:27), 此處祂明明白白的跟聖母和大聖若瑟表明祂與聖父的關係, 而在9:51-19:27中, 祂則以言以行向門徒們表明了祂與聖父之間的關係. 在聖殿裏(第46節), 路加以聖殿作為福音序言(1:5-25)的開幕場景, 也以聖殿作退場場景. 福音序言首尾呼應, 也準備了這整部福音的首尾呼應, 因在福音結尾時, 就是門徒在聖殿中讚美天主(24:53). 而在第49節中, 耶穌所說的話, 就成了整段福音最有力的一句, 也是路加福音中耶穌首次開口親自說話. 無論加俾額爾, 或瑪利亞, 或匝加利亞, 或眾天使, 或西默盎, 都再沒有宣告耶穌是誰, 而是耶穌親自宣告祂自己是誰. 而必須一字, 希臘文(dei)原意是需要, 在"路加福音"中也頗常見(18次), 而在"宗徒大事錄"中則出現了(22次). 而"在我父親那裏", 希臘原文(en tois tou patros mou), 是較難作精準翻譯的一句, 此句也可譯作"[參與]在我父親的事務中"或"在那些屬於我父親[的人或事物]之中". "[聖母和聖若瑟]不明白[耶穌]對他們所說話"(第50節), 明顯地, 耶穌的父母不明白耶穌和聖父的關係比耶穌跟他們的關係高太多了. "屬他們管轄"(第51節), 天主子自願的服從. 而於此, 瑪利亞, 信者之模範, 隨著她繼續就她兒子的命運及其意義反覆思量, 她亦繼續在她的信仰路上前進.

其實有關耶穌兒時的故事, 在聖家從"獻聖嬰於主殿"處作結已經非常完美. 但路加仍在結尾加上這在四福音中獨有的一段. 當然, 加插這故事的用意是要展示小耶穌身懷的智慧與恩寵, 好使祂特別使命與命途更明顯.

聖家這趟到訪耶京, 為的是逾越節. 而當路加再次寫到耶穌上耶京, 也將將是逾越節; 而那一次將是祂"人"生中最後一次到訪耶路撒冷, 猶太民族的逾越節與祂自己的逾越節同時發生. 這裏, 耶穌失蹤三天. 那時, 耶穌也將從人世間"失蹤"三天.

當耶穌被獻於主殿時, 嬰孩耶穌無從替自己說話; 所以別的人就替祂詮釋了祂的身份與使命. 而現在則是祂自己在宣告自己生命的意義. 祂指出, 在祂的使命中, 天主的意旨放於首位. 祂的生命有著一個超越祂人間父母關係的意義. 連看顧著耶穌一起成長的祂的人間父母都未明瞭祂的身份與使命, 看來這一切要再祂的死亡復活以後, 人們才可完全理解.

梁展熙

參考資料:
Coogan, Michael D., Marc Z. Bretter, Carol A. Newsom, Pheme Perkins, ed., 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Augmented Third Edition: with the Apocryphal/Deuterocanonical Books: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Brown, Raymond E. S.S., Joseph A. Fitzmyer S.J. and Roland E. Murray, O.Carm., eds.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Avon, Great Britain: The Bath Press, 1990.
Bowes, Paula J.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8: First Samuel, Second Samuel. Bandra: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Kodell, Jerome.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3: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Bandra: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Flanagan, Neal M.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4: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and The Johannine Epistles. Bandra: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慶節讀經釋義 - 聖誕日間彌撒

慶節讀經釋義 - 聖誕日間彌撒

讀經一: 依52:7-10
7: 那傳佈喜訊,宣佈和平,傳報佳音,宣佈救恩,給熙雍說「你的天主為王了! 」的腳步,在山上是多麼美麗啊!
8: 請聽,你的守望者都提高了喉嚨一起歡呼,因為他們親眼看見上主返回了熙雍。
9: 耶路撒冷的廢墟啊! 你們要興高采烈,一起歡呼,因為上主安慰了自己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
10: 上主在萬民眼前顯露了自己的聖臂,大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

這段讀經所作的比喻基本上是一位皇帝勝利地班師回朝, 而宣佈這事的, 正是沿路的哨兵和耶路撒冷城牆的守望者 (參見撒下18:25-27; 鴻1:15). 而第8節中提到的守望者, 在舊約中, 守望者常被比喻為先知, 觀察員 (56:10; 62:6-7; 則3:17; 33:2, 6-7). 而第9-10節, 則是作者利用其他舊約聖經選段(索3:13-18; 岳2:21), 來回應傳訊者的一首謝恩聖詩. 值得留意的是, 讀經中兩次提到"救恩"(7, 10節), 除了是指我們基督徒所解讀的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救恩外, 為[第二]依撒意亞時代的人民而言, 更迫切的是把他們從巴比倫流徙中解救出來.

答唱詠: 詠98:1; 2-3; 3-4; 5-6.
【答】:全球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 (詠98:3)
領:請眾向上主歌唱新歌,因為他行了奇事。他的右手和他神聖的手臂,為他獲得了勝利。
領:上主已經宣布了自己的救恩,將自己的正義啟示給萬民。他記起了自己的良善和信實,即向以色列家族所廣施的寬仁。
領:全球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因此,普世大地,請向上主歌舞,請踴躍,請歡樂,請彈琴演奏。
領:彈著豎琴,向上主讚頌;彈著豎琴,伴著絃韻。吹起喇叭,響起號角,在上主君王面前謳歌。

聖詠第98篇是一首慶祝雅威王權的聖詩: 1-3節呼召萬民因上主非凡的救世行動而讚美祂; 4-6節則是呼召全地承認祂為王; 7-9節是要讓大自然在祂回歸審判之日歡喜踴躍. 這篇聖詠, 就同聖詠第96和97篇一樣, 被認為是與從巴比倫流徙中回歸祖國的事件有關, 而叫人反省[第二]依撒意亞的文學和神學思想對這幾篇聖詠的影響. 對這篇聖詠的另一種詮釋角度, 是從末世論的角度, 期望著雅威身為判官的最後回朝. 而帳棚節就最能夠解釋這篇聖詠的基本特色, 儘管我們可從這篇聖詠中, 一如在其他慶祝雅威王權的聖詠一樣, 找到與末世有關聯的思想. 這篇聖詠, 無論在文章中心思想及措辭方面都跟"聖母讚主曲"非常相似, 以致聖公會的官方個人祈禱集(Book of Common Prayer)會把這篇聖詠作為晚禱的一個選擇.

讀經二: 希1:1-6
1: 天主在古時,曾多次並以多種方式, 藉著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過話;
2: 但在這末期內,衪藉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天主立了衪為萬有的承繼者,並藉著衪造成了宇宙。
3: 衪是天主光榮的反映,是天主本體的真像,以自己大能的話支撐萬有;當衪滌除了罪惡之後,便在高天上坐於「尊威」的右邊。
4: 衪所承受的名字既然超越眾天使的名字,所以衪遠超過眾天使之上。
5: 天主曾向那一位天使說過:『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或說過:『我要作衪 的父親,衪要作我的兒子﹖』
6: 再者,當天主引領首生子進入世界的時候,又說:『天主的眾天使都要崇拜衪。 』

今天讀經二的首四節, 實是"致希伯來人書"的序言, 作者是要說出天主藉聖子替祂說了話. 這正式而富節奏感(後者指希臘原文)的序言就天主在過去說話的模式和天主在這最後的日子(按: 基督信仰常把自基督誕生後的日子稱作最後的日子)作比較. 而這比較認為當下的天主藉聖子說話比在過去天主藉古先知們說話要好得多. 作者把聖子與天主的關係透過一首聖詩, 這聖詩和在新約中的其他基督論的聖詩(斐2:6-11; 哥1:15-20)十分相似. 作者在第3節中說聖子參與了創世工程, 並支撐萬有. 天主光榮的反映天主本體的真像兩詞, 是借用了猶太人對作為女性的智慧的看法, 他們認為她在創世工程是就與天主同在(箴8:22-31; 智9:9), 來到並居住於大地(德24:8; 巴3:37), 並回到了在諸天的她原本的位置(以諾書上42:1-2; 按: 以諾書[book of Enoch]乃偽經, 但衣索比亞的東正教會是眾多基督信仰派別中唯一承認其正典地位的教派). 在智7:26中, 其作者把智慧形容為"她是...的反映", 並見若1:1-3. 當聖子完成了祂淨世的司祭工程後(9:14, 26-28), 祂坐了在天主的右邊(詠110:1). 而在第4節提到的祂所承受的名字, 很可能是"兒子"或"主"(斐2:9-11).

接下來的希伯來文選段(1:5-2:18), 都是在闡明聖子的地位遠高於眾天使. 雖然眾天使常被認為是天主的話和以色列法律的中保, 並被想像為會在聖子登極時出現的受造物, 他們的地位理所當然的是比聖子低, 因為他們來是為服侍(14節). 由第5節起作者引用了七段論及耶穌[即默西亞]的舊約聖經選段: 第5節: 詠2:7; 撒下7:14. 第6節:申32:43. ... (因其餘的不在是日讀經選段內, 故省略之).

福音: 若1:1-18
1: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
2: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
3: 萬有是藉著衪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衪而造成的。
4: 在衪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
5: 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衪。
6: 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來的,名叫若翰。
7: 這人來,是為作證,為給光作證,為使眾人藉他而信。
8: 他不是那光,袛是為給那光作證。
9: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
10: 衪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衪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衪。
11: 衪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衪。
12: 但是,凡接受衪的,衪給他們,即給那些信衪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
13: 他們不是由血氣,也不是由肉慾,也不是由男慾,而是由天主生的。
[13節更準確的譯本該是: 他們不是藉血肉, 或血肉或人的意願, 而是藉天主的意願而生. ]
14: 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們中間;我們見了衪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
15: 若翰為衪作證呼喊說:「這就是我所說的:那在我以後來的,成了在我以前的,因衪原先我而有。」
16: 從衪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
17: 因為法律是藉梅瑟傳授的,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而來的。
18: 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裏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衪給我們詳述了。

今天福音的釋義, 無論我如何努力精簡, 想必是非常長的, 畢竟這段聖經可算是整部聖經中神學思想最豐富的一段.

這段若望福音的序言, 總結並詮釋了整部若望福音. 當中勻稱的節奏(指希臘原文本)告訴讀者, 這段福音是來自一首古基督徒聖詩, 但這段福音跟若望一書也十分相似. 從文學上看, 整段讀經是首尾呼應的.

從永恆聖言就與天主同在, 並靠著祂萬有受造(3節), 然後祂來到世紀, 給予人類生命和光(4, 5節), 並賜予接受祂的所有人為天主的子女(9-12節), 此舉是透過祂的成為血肉並居於血肉中間(14節). 然後, 再祂作為聖子的光榮, 以及祂那使我們成為新的, 神聖的受造物的真理和恩寵的禮物都被彰顯以後(14, 16節f), 祂把我們帶回去那祂所啟示的天父的懷中 (18節).

若望福音是在嘗試詮釋舊約中智慧與天主同在, 在創世工程中從祂內出現, 被派到選民中與選民一起生活, 並帶給那些尋求她的人益處; 參見箴8:22-31; 智7:22-28; 9:9-12; 德24:1-22, 特別是依55:11: "從我口中發出的言語, 不能空空地回到我這裏來; 反之, 它必實行我的旨意, 完成我派遣它的使命." 參見若8:42; 16:28: "我出自父, 來到了世界上; 我又離開世界, 往父那裏去"; 17:8.

第6-8節以及第15節有關洗者的數句話打斷了整個段落的脈絡, 乃藉舊約的經典句式: "曾有一人"(參見民13:2)開始的散文體, 並使用了從屬句式, 而不是就單單的用連接詞. 一些學者, 如伯朗(Raymond E Brown)都認為這些是若望的門徒所作的修訂. 但當中的文學堆砌發展就肯定是若望的. 或許第6-7節本來是在第19節前面的.

就我們現在正閱讀的文本看來, 若望福音是在跟從並評注著路加福音:
  • 若1:13-14 vs. 路1:35
  • 若1:11 vs. 路2:7
  • 若1:6-8 vs. 路1:13-17, 57-80.
這段序言的中心思想也當然地成了整部福音的主題: 聖言, 生命, 光, 黑暗, 作證, 洗者, 相信, 真正的, 世界, 知道, 天主子, 誕生, 血肉, 光榮, 真理, 法律, 看見, 聖子, 聖父. 就如創世紀第一章作了福音1-8節的背景, 出谷紀就成了14-18節的背景: Shekinah, 即雅威的臨在, 本是位於人們的帳幕之中, 現在聖言成了血肉, 舊約的神聖光榮成了聖子的光榮; 透過梅瑟所頒下的法律成了透過耶穌所賜下的恩寵和真理; 往應許之地的旅程成了由耶穌帶領的通往聖父的旅程.

現在就讓我們逐節逐節的認識這段福音:
在第1-3節中的聖言(希臘文: logos)不只是言語, 還是天主在世上的中介, 祂創造(詠33:6; 智9:1; 德43:26; 參見創1:3等), 祂救贖(詠107:19-20; 智18:15). 聖言是永恆的(在起初), 屬位格的(與天主同在), 神聖(就是天主). 耶穌就是這聖言(14節). 此外, 第3節所用的語言是來自舊約對智慧的描述(箴8:27-30; 智9:9; 德4:9), 耶穌被形容為天主創世的唯一中介(見哥1:16-17; 希1:2). 而第4節就與智7:26非常相似. 第5節就講到聖言在創世之初就在黑暗中照耀(創1:2), 而且祂還繼續照耀(參見詠18:28). 而第6-8節就總結了若翰的角色. 洗者若翰被派遣(受天主之命; 依6:8; 耶1:7; 拉3:1)當耶穌的見證人(19-34節). 在第10節中若望提到"世界". 要知道在第四部福音中世界一詞首先是指那常出錯的社會制度, 或由人類所制定的社會-人際關係(見12:31; 16:11), 其次才指整個物質受造界, 包括人類. 而在第11節提到的祂自己的人[民], 當然是指猶太人, 他們曾一度是天主獨特的選民(4:22; 出19:5; 羅15:8). 第12-13節, 要成為天主的子女, 並非靠世襲的特殊地位, 好似以色列的司祭職那樣, 而只是靠上主. 在這背景下, 人的意願(見本人查經所得更準確的譯本)中的人, 指的可能是宗教領袖. 第14節, 就很明確的指出耶穌真是人(聖言成了血肉), 並完全參與了人類社會(寄居在我們中間). 而第15節所要講的就是, 若翰不管是論身份, 或是論時間, 都晚於耶穌(見2-3節, 30節). 而所謂恩寵上加恩寵(第16節), 指的是天主的恩寵是無窮無盡, 怎也用不完的. 而第17節, 要說的是天主較早前在舊約中有關盟約的啟示, 要在耶穌身上完成. 而今天讀經的最後一節(18節), 是要再一次強調耶穌(新約)高於梅瑟(舊約, 見出34:18-20).

今日的讀經跟子夜彌撒和清晨彌撒的讀經, 儘管都是討論耶穌的誕生, 但幅度很不同. 子夜彌撒和清晨彌撒的讀經主要敘事, 記述有關耶穌聖嬰誕於馬槽的經過, 經文相對易懂, 可能教會是要體恤眼睏的教友(和神職人員)們吧. 而聖誕日間彌撒, 所作的都是神學推敲, 相對難懂. 就筆者個人而言, 就當然認為這日的讀經較為吸引, 因為有深度, 也很值得大家教友(甚或神職人員)們花多點時間細味, 懂者或可聽出天使弦外之音, 未憧者也可學習聖母把此事默存心中, 反覆思量.

梁展熙
參考資料:
Coogan, Michael D., ed., 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Augmented Third Edition: with the Apocryphal/Deuterocanonical Books: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Brown, Raymond E. S.S., Joseph A. Fitzmyer S.J. and Roland E. Murray, O.Carm., eds.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Avon, Great Britain: The Bath Press, 1990.
Fuller, Reginald C. D.D., Ph.D., L.S.S., Leonard Johnston S.T.L., L.S.S. and Conleth Kearns O.P., D.S.S. eds. A New Catholic Commentary on Holy Scripture. New York: Thomas Nelson, Inc. Publsihers, 1975.
Black, Matthew D.D., D.Litt., D. Theol., F.B.A. and H. H. Rowley D.D., B.Litt., Theol.D., F.B.A. Peake's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Hong Kong: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1976.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慶節訊息 - 聖誕清晨彌撒

聖誕清晨彌撒

讀經一: 依:62:11-12
11: 看哪! 上主向大地四極宣佈說:你們應向熙雍女子說:看! 你的救主來了! 看! 他的勝利品與他同在,他獲得的酬勞在他面前。
12:人要稱他們為「聖潔的民族,」「上主贖回的。」你要被稱為「蒙愛的,」「不被棄的城。」

要讀懂這兩節, 就先要回顧一下依40:1-10. 就那些通過那常開的大門來到熙雍朝拜的朝聖者而言, 這一段(40:1-10)有了這的意義, 但失卻了其原有的意義. "道路"(40:3)現在是通往熙雍的朝聖之路: 第11節的中段"你們應向熙雍女子說"和40:9的下半段"向猶大各城報告說"相近, 但所講的就不再是眾城而是熙雍的女兒, 因為她現在來作朝拜. 而第11節的後段"看! 你的救主來了! 看! 他的勝利品與他同在, 他獲得的酬勞在他面前"同40:10下半段"他的勝利品與他同在, 他獲得的酬勞在他面前"根本相同. 至於第12節, 在整部"第三依撒意亞"中可算獨有, 尤其是當中的"重要名號"(significant designation): 聖潔的民族(參見出19:6) 和 上主贖回的(參見35:9f., 當中有著相類似的意思). 不被棄的城, 就是一個民族以祈禱來認清他們自身的問題, 這名號表達出聖經中有關救贖的中央原則.

答唱詠: 詠97:1, 6; 11-12.
【答】今天真光照耀我們,因為上主為我們誕生了。 (路2:11)
領:上主為王!願大地踴躍;無數島嶼,也都要歡樂!蒼天宣揚他的公道;萬民目睹他的光耀。
領:光明已升起,照耀著義人,把喜樂賜給心地正直的人。義人們,請因上主而歡欣,並請你們讚美他的聖名。

這首聖詩讚美雅威的統治, 在聖詩的兩部分中彰顯出雅威對整個世界(1-7節)的統治, 及以特別的方式統治熙雍及其眾城市(8-12節). 這兩部分, 分別以在第1和第8節中, 兩意義相近的動詞"要歡樂"和"高興歡躍"的出現, 以及在第7和第12節中, 拜偶像者和拜雅威者的極端對立作出分野. 在第一部分中, 雅威的王權被動感地彰顯於那征服所有反對者的閃電雷霆; 那些所謂的眾神及它們的崇拜者都倍受羞辱. 而在第二部分中, 熙雍歡迎她那勝利的造物主. 義人, 就是那恰當地崇拜的人; 在義人們的上主彰顯祂的德能時, 他們將備受保護.

讀經二: 鐸3:4-7
4: 但當我們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衪對人的慈愛出現時,
5: 衪救了我們,並不是由於我們本著義德所立的功勞,而是出於衪的憐憫,藉著聖神所施行的重生和更新的洗禮,救了我們。
6: 這聖神是天主藉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豐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的,
7: 好使我們因衪的恩寵成義,本著希望成為永生的繼承人。

這清晨讀經二的主題, 是在基督內更生. 我們今晨再讀到, 基督徒行動的根基是來自從基督所帶來的救恩: 我們只可靠天主的仁慈(這一詞是來自受公元前4-1世紀的希臘語言和文化影響的政治-宗教專門用語), 才從一眾罪人之中被解救出來. 讀經的第5節實是有關由基督所贏得的救恩是如何在個人的層面上起作用的豐富陳述. 甫開始, 作者就把人類毫無價值的善功與天主的慷慨憐憫相比. 這並非典型的, 由保祿所作出的比較, 即有關因信成義和因由法律而來的功勞而成義之間的比較; 這裏的問題並不一樣, 且沒有很突出的構想猶太人的宣傳. "聖神所施行的重生和更新的洗禮"再度呈現出看聖洗聖事的新角度. 保祿就聖洗聖事而作的比喻主要是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羅6:4). 但此處, "在基督內"的概念並不清晰. "重生"一詞是純粹的哲學用語, 指畢達哥拉斯學派中有關靈魂的輪迴, 來表達復活後基督徒的新生命. 這"重生"是靈性上的更新, 如格下5:17; 羅8:1-2; 迦5:16-24. 分別從兩者中清晰可見, 聖洗聖事只是一個開始, 更新會逐步的工作, 參見格下4:16. 第7節中提到"永生". 牧民書信中"永生"的概念跟保祿和若望的很不一樣. 就牧民書信而言, "永生"是將來的事, 而為保祿和若望, 我們已獲得了"永生", 而我們所期待的, 只是"永生"的彰顯. 這就是牧民書信常抱有希望.

福音: 路2:15-20
15: 眾天使離開他們往天上去了以後,牧人們就彼此說:「我們且往白冷去,看看上主報告給我們所發生的事。」

16: 他們急忙去了,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並那躺在馬槽中的嬰兒。

17: 他們看見以後,就把天使對他們論這小孩所說的事,傳揚開了,

18: 凡聽見的人都驚訝牧人向他們所說的事。

19: 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

20: 牧人們為了他們所聽見和看見的一切,正如天使向他們說的一樣,就光榮讚美天主回去了。


這晨的福音選段是緊接著昨晚的. 天使接到消息後, 就火速回應這喜訊. 在第16節中, 牧人們找到了如天使所說的馬槽. 這標記不單是用以印證天使的訊息, 並帶出耶穌就是救世者(11節)的訊息. "剛誕生的是一位救世者. 這也與他在馬槽中相互配合, 馬槽就是天主成了祂子民食糧的標記" (C. H. Giblin, CBQ 29 [1967] 100). 牧人們在第17節中把消息傳開了, 他們向其他人講論了這好消息, 當然也包括了瑪利亞和若瑟. 牧人們的複述是要補充在1:31-33的聖母領報, 在1:46-55的聖母讚主, 和在1:68-79的匝加利亞讚主. 耶穌聖嬰的意義和命運, 在路加手上就好像鑽石一樣, 路加要以不同的角度照亮各個琢面. 而瑪利亞在第17節中把事情默存心中, 反覆思量, 她就是把整個福音(道成肉身, 為人死而復活...), 都捲放於腦海之中, 並希望猜度得出箇中意義. 然而很明顯, 瑪利亞並未能夠馬上就完全領略到天主在耶穌身上的行動的重要性. 而第19節就成了2:51中的重句, 標誌著瑪利亞的信仰之旅(見8:19-21; 11:27-29; 宗1:14). 瑪利亞確是信者的模範.

梁展熙
參考資料
Brown, Raymond E. S.S., Joseph A. Fitzmyer S.J. and Roland E. Murray, O.Carm., eds.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Avon, Great Britain: The Bath Press, 1990.
Fuller, Reginald C. D.D., Ph.D., L.S.S., Leonard Johnston S.T.L., L.S.S. and Conleth Kearns O.P., D.S.S. eds. A New Catholic Commentary on Holy Scripture. New York: Thomas Nelson, Inc. Publsihers, 1975.
Black, Matthew D.D., D.Litt., D. Theol., F.B.A. and H. H. Rowley D.D., B.Litt., Theol.D., F.B.A. Peake's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Hong Kong: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1976.
Clifford, Richard J.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23: Psalm 73-150. Bandra: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本堂聖誕期間禮儀時間表

2009年度聖誕期間本堂禮儀服務時間表公佈如下:

12月24日 (星期四)
  • 下午六時的葡語彌撒取消
  • 分別於下午四時至六時, 及晚上十時至子夜彌撒前有神父替教友舉行修和聖事
  • 將於午夜凌晨零時, 敦請教區首牧黎鴻昇主教主持粵葡雙語莊嚴彌撒
  • 將於玫瑰堂(即板樟堂)午夜凌晨零時舉行英語子夜彌撒

12月25日 (星期五)
  • 將於本堂早上七時半及九時正舉行粵語聖誕彌撒
  • 早上十一時正舉行葡語彌撒
  • 下午九時正舉行英語彌撒

12月26日 (星期六)
  • 下午六時舉行葡語提前彌撒

12月27日 (星期日)
  • 早上七時半及九時正舉行粵語聖家節彌撒
  • 早上十一時正舉行葡語彌撒
  • 下午六時正舉行英語彌撒

12月31日 (星期四)
  • 下午五時由主教主持拉丁語謝主禮儀及聖體降福
  • 下午五時半舉行葡語提前彌撒

1月1日 (星期五)
  • 於上午七時半及九時正舉行粵語天主之母節(和平節)彌撒
  • 上午十一時正舉行葡語彌撒
  • 下午六時正舉行英語彌撒

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主日慶節訊息 - 聖誕子夜彌撒

聖誕子夜彌撒

讀經一: 依9:1-3, 5-6
1: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一道皓光,光輝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們身上。
2: 你加強了他們的快樂,擴大了他們的歡喜;他們在你面前歡樂,有如人收割時的歡樂,又如分贓[按: 這翻譯更準確的用字該是: 戰利品]時的愉快;
3: 因為你折斷了他們所負的重軛、他們肩上的橫木,以及壓迫他們者的短棍,有如在米德楊那天一樣;
5: 因為有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了,有一個兒子賜給了我們;他肩上擔負著王權,他的名子要稱為神奇的謀士、強有力的天主、永遠之父、和平之王。
6: 他的王權是偉大的,達味的御座和他王國的平安是無限的,他將以正義與公平對王國加以鞏固與保持,從今時直到永遠:萬軍上主的熱誠必要完成這事。

"依撒意亞先知書"的成書過程逾數世紀, 而這過程由公元前第八世紀開始, 不晚於公元前第二世紀完成. 整部"依撒意亞先知書"可約略被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39章, 主要記載公元前第八世紀的事; 第二部分, 第40-54或55章, 成書不早於公元前第六世紀, 因當中主要記載有關於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覆亡, 大部分猶太民族被徙置於巴比倫的事件; 最後, 第三部分, 第55或56-66章, 則成書於更晚期, 當中主要記載公元前538年, 一些猶太人從巴比倫大流徙中回流國土後的事. 這三部分常被分別稱為"第一依撒意亞", "第二依撒意亞"和"第三依撒意亞". 而很明顯, 這晚上的讀經一, 是選自"第一依撒意亞".

第3節所提到的"重軛", "橫木", "短棍", 是亞述帝國對以色列民的壓迫的象徵. 而"在米德楊那天", 就是暗指一個猶太傳統, 戰爭的勝利是來自雅威的, (民7:15-25). 第5節的"有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了, 有一個兒子賜給了我們", 這本該是指希則克雅, 儘管在時間上並不完全配合; 而亦因為他並不符合這裏, 和在厄瑪奴耳神諭(7: 10-17)所表達的期望, 依撒意亞稍後(11:1-9)把他的期望放諸更遙遠的將來. 有學者認為這裏所指的不是誕生, 而是加冕. "神奇的謀士", 這一名號指出這新生王無需顧問, 就好像那些把阿哈次王引離正道的顧問們一樣. 字義上, 這名號和及後在28:29中所形容的雅威相當相似. 而"強有力的天主", 在10:21中依撒意亞將再度這樣形容雅威. "永遠之父", 這裏"父"是在形容祂統治的方式. 最後一個稱號"和平之王", 是猶太教和早期基督信仰都給予默西亞的一個稱號. 而第6節中的"正義與公平", 這實是一個統治者所必須維持的. 第6節中所提到的"平安", 就是這新生王的統治的結果(5節), 是給達味所許下的諾言(參見撒下7:16), 以及維持達味御座的果斷和公義的德行.

為理解以色列對默西亞所懷有的希望, 這一段落至關重要. 這段落隨從皇室神諭的模式, 可能不是在慶祝一位王者的誕生, 猶如大家所想的, 而是在慶祝一位王者的登基大典, 在他即位的那一天, 被稱為由雅威所生的"兒子"(詠2:7). 無論在這篇讀經, 或者在一些皇室聖詠, 我們都可找到類似的主題(如, 詠2, 21, 72, 89, 110, 132). 在猶大思想中, 君主的神學基礎就是與達味所立的永恆之約(如: 撒下7, 23:1-7; 詠89); 於每位新君主即位時, 天主對達味的許諾都會被再次重申. 一位能把理想中的王國實現的王者的來臨的強烈渴望由此而生. 這裏所指的是理想的達味後裔, 而非阿哈次. 讀經原文所取用的時式是完成式, 這是每每於新王即位時所讀神諭所用的時式. 放諸今天, 這可被稱為"預言性完成式", 以肯定一些希望的事定必會發生. 在黑暗中有光輝照耀; 有如於收成節般的喜悅, 有如勝利者在分戰利品. 壓迫者的重軛被折斷, 有如在基德紅(或米德揚)那天(民6-8), 戰場上的血腥畫面一掃而空. 因為一位新的達味後裔今天即位, 有如雅威的"兒子". 於他登極時, 他領受了許多受給君王的名號. 他將坐在達味的寶座上, 以公義治理達味的王國. 這王國將沒有終結; 雅威將要照顧這王國. 準確來說, 這並不直接指向基督, 而是一位要來拯救他民族的偉大好君王. 可是, 基督徒當然有權把他解讀為基督, 反正除耶穌外, 我們也找不到另一位比祂更貼切的配合這段描寫的君王了.

答唱詠: 詠96:1-2; 2-3; 11-12; 13
【答】:今天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路2:11)
領:請眾齊向上主歌唱新歌;普世大地,請向上主謳歌!請向上主歌唱,讚美他的聖名。
領:一日復一日,宣揚他的救恩。請在列邦中,傳述他的光榮。請在萬民中,宣揚他的奇功。
領:願諸天歡樂;願大地踴躍!海洋及其中的一切,要踴躍歡騰。原野及其中的一切,都要舞蹈;森林中的一切樹木,也各顯歡樂。
領:在上主面前歡樂,因為他已駕臨,統治大地乾坤;他要以正義審判普世,以他的忠信治理天下萬民。

聖詠第96篇乃一首喜樂的聖詩. 當中指出, 地上列國萬邦都要明認雅威的王權. 這篇簡短而富生命力的聖詠與聖詠第98篇相似, 也懷著聖詠第29和93篇的迴響, 而且幾乎就是編上16:23-33, 記述在達味統治下約櫃回耶京的一段.

四節的答唱詠非常顯淺, 就是全地各式各樣的受造物都以喜慶歡騰來回應答句. 而這答句也將在福音中再度出現.

這晚上的答唱詠重句將會在福音中再度出現, 故此句就會連同福音一同解讀.

讀經二: 鐸2:11-14
11: 的確,天主救眾人的恩寵已經出現,
12: 教導我們棄絕不虔敬的生活,和世俗的貪慾,有節制,公正地、虔敬地在今世生活,
13: 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們偉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
14: 衪為我們捨棄了自己,是為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洗淨我們,使我們能成為衪的選民,叫我們熱心行善。

根據弟鐸書的作者(按: 連同弟茂德前後書, 三封書信合稱"牧民書信", 新約釋經學家和研究保祿的專家都認為並非出自保祿之手, 而是托名給保祿的), 我們這些身為基督徒的人, 靠著在基督內天主的救贖德能, 我們能於現在及將來深具德行的於現世生活. 無論希臘文化(見11-12節)或是[先於牧民書信的]聖經眾書卷均對這封書信的措詞用字有深遠的影響. 在第11節中, "天主救眾人的恩寵已經出現", 此處"天主的恩寵"被擬人化了. 在牧民書信的其他地方, 也是"基督"祂出現 (2:13; 弟前6:14; 弟後1:10, 4:1, 8); 是故祂成了"天主救眾人的恩寵"於歷史中的實現. 這"救眾人的恩寵"不單是為一些人, 而是為"所有人" (見3:2, 8; 弟前 2:1, 4; 4:10). 第12節中的"救導我們", 指出天主為信者完成了希臘--羅馬社會珍而重之的事, 真正的教育. 這是可反抗不虔誠, 那相反虔誠/忠誠的惡行, 並促進一個完整的善行生活. 而在第13節中, "我們偉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 牧民書信視基督為隸屬於天主, 且授了祂, 那天主於過去及將來的彰顯者, 跟天主同樣的名號. 於此祂接受了天主這名字. 而讀經的最後一節, 即第14節, 實是作者以刻板的言辭, 要求信友就基督的救世工程作出具道德倫理的回應. "是為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 洗淨我們, 使我們能成為衪的選民", 這是在聖經中天主所作出的承諾(則37:23; 詠130:8; 出19:5), 透過基督的自我奉獻得以完成.

作者於本章的前10節都是在給予基督徒實用的指示, 而給出他這些指示的主旨: 基督徒生活是建基於在基督身上彰顯的救恩, 就像在哥2:6-3:4中所寫的一樣.

福音: 路:2:1-14
1: 那時,凱撒奧古斯都出了一道上諭,叫天下的人都要登記:

2: 這是在季黎諾作敘利亞總督時,初次行的登記。

3: 於是,眾人各去本城登記。

4: 若瑟因為是達味家族的人,也從加里肋亞納匝肋城,上猶大名叫白冷的達味城去,

5: 好同自己已懷孕的聘妻瑪利亞去登記。

6: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她分娩的日期滿了,

7: 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裏,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8: 在那區有些牧人露宿,守夜看守羊群。

9: 有上主的一個天使站在他們身邊,上主的光耀環照著他們,他們便非常害怕。

10: 天使向他們說:「不要害怕! 看,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

11: 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

12: 這是給你們的記號:你們將要看見一個嬰兒,裹著襁褓,躺在馬槽裏。」

13: 忽有一大隊天軍,同那天使一起讚頌天主說:

14: 「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羅馬帝國的全民登記, 根據史料記載有三次, 分別於公元前28年, 公元前8年和公元14年; 然而除了新約外, 有關是次在凱撒奧古斯都統治下的全民登記並無其他史料支持. 凱撒奧古斯都在位於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 他的統治標誌著一個和平的時代, 史稱"奧古斯丁的和平" (Pax Augustus), 使得平民百姓都以他為世界的主宰和救世者. 至於第2節中提到的"季黎諾"(Quirinius), 乃當時奧古斯都為平定作亂的作戰專員/大使. 因此當時他是敘利亞的軍事總督, 至於民事行政權則落在凡勒斯(Varus)手中. 季黎諾在歷史上有兩次機會跟當地的行玫權力機關有聯繫, 分別於公元前6-4年及公元6-9年. 在今晚福音的第7節中提到耶穌是"頭胎男兒", 這一詞並沒有確切指出瑪利亞及後有沒有子嗣, 但這一詞卻指出這嬰兒完全屬於天主(戶3:11-13). 至於"襁褓", 當時是常用來包裹嬰兒以保溫暖並使之舒適的. 於第8節中提到牧人是"露宿"的, "露宿"一詞並未能確切指出耶穌誕生的季節. 而在第11節中, 聖史給了聖嬰三個名號, 分別是"救世者", "主", "默西亞". 而"主"這一名號, 希臘文作"Krios", 在舊約中是等同天主神聖且個人化的名字, "雅威"的另一等同稱號.

在季黎諾的統治下所舉行的全民普查, 仍然引起學界的廣泛討論. 由於季黎諾直到公元六年在擔任敘利亞總督(兼管軍事和民事); 接著他就平定了加里肋亞人猶達的造反 (宗5:37). 若耶穌是誕生於猶太王黑落德的統治下(路1:5), 那麼接著的幾年就根本沒有任何全民普查. 在眾多就這一歷史時間問題所提出的解答當中, 最令人滿意的是, 路加把一些就近耶穌誕生的鬆散歷史事件拼湊在一起, 使他的讀者能約略明白此事的歷史背景, 但路加沒有意圖給出絕對準確的時間背景. 在路加寫書時, 即耶穌誕生的七十至八十年後, 這件在七, 八十年前發生在猶太人地區的事件的準確時間對羅馬帝國的希臘人(路加的讀者)而言, 重要性不大. 但在耶穌誕生時, 巴勒斯坦是敘利亞省的一部分的這個事實, 對在安提約基雅--在路加時期乃基督徒福傳的根據地--的路加的讀者而言, 會多一份熟悉.

瑪利亞誕下了她的"頭胎男兒". 這並不是好像一些較早期的教父們所注釋的, 說她及後產有其他子女. "頭胎男兒", 如上段所述, 乃根據梅瑟法律(申21:15-17)的一個具法律效力的身份. 基督信仰把耶穌理解為"眾兄弟中的首生者"(羅8:29). 襁褓和馬槽展示出耶穌誕生的貧窮和謙卑, 但這包裹也隱約地提示出祂的王者身份. 這裏也隱藏了耶穌的誕生和撒羅滿王的誕生的對應關係: "我在襁褓中, 受了母親的撫育和照顧. 沒有一位君王, 另有不同的誕生"(智7:4-5).

這位謙卑的王者的誕生首先被報給卑微的人. 牧人們通常是貧窮的, 且某程度上是被遺棄的人, 被那些"廣受尊重的人"認為是無知的, 污穢的, 和不守法律的. 就好像那些廣為人厭惡的稅吏一樣, 這些被遺棄的人已經準備好接受福音. 天主使者的出現照亮了天空(申33:2); 就好像天使向瑪利亞報喜時一樣, 那裏充滿著惶恐和安撫. 救恩的訊息正正是透過這些卑微的人傳遍整個以色列. 而"默西亞"和"主"等主提充斥在初期教會的傳道中(宗2:36); 儘管這些名號在此處--福音的前言中--已出現, 但要直到主的復活和聖神的傾注時, 這些名號才能完滿的被理解.

天使們宣告和平就是天主的恩寵. 而奧古斯都則因為能在一整個世紀的公民衝突後, 於公元前29年建立和平而被尊重. 但這和平的羅馬帝國(Pax Romana)只是靠著軍事力量所打造的表面和諧. 真正的和平將透過耶穌而來臨(若14:27). 牧人們"急忙的"趕到白冷, 渴望(一如瑪利亞: 路1:39)回應救恩喜訊. 牧人們傳述這事所帶的震驚將伴隨著耶穌的化工及早期的福音傳道者(5:26; 8:56; 宗8:13). 有時這份驚喜並未能作出甚麼, 除了為那些在聽了牧人們述說後就讚美光榮天主的人以外. 而瑪利亞, 作為天主的話的理想接受人和基督徒祈禱(在耶穌以後)的典範, 則把天主的話默存心中, 反覆思量.

梁展熙
參考資料:
Coogan, Michael D., Marc Z. Bretter, Carol A. Newsom, Pheme Perkins, ed., 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Augmented Third Edition: with the Apocryphal/Deuterocanonical Books: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Brown, Raymond E. S.S., Joseph A. Fitzmyer S.J. and Roland E. Murray, O.Carm., eds.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Avon, Great Britain: The Bath Press, 1990.
Fuller, Reginald C. D.D., Ph.D., L.S.S., Leonard Johnston S.T.L., L.S.S. and Conleth Kearns O.P., D.S.S. eds. A New Catholic Commentary on Holy Scripture. New York: Thomas Nelson, Inc. Publsihers, 1975.
Black, Matthew D.D., D.Litt., D. Theol., F.B.A. and H. H. Rowley D.D., B.Litt., Theol.D., F.B.A. Peake's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Hong Kong: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1976.
Kodell, Jerome.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3: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Bandra: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堂區報告 - 2009/Dec/20

是日堂區報告如下:
  1. 最新一期的信訊雙週刊經已出版, 歡迎各位教友到教堂門口取閱, 稍後亦可在此網誌下載.
  2. 12月27日(聖家節)本堂將隆重慶祝聖家節暨劉炎新神父主保瞻禮, 早上九時正彌撒中特別舉行"婦重宣婚姻盟誓", 彌撒後在聖若瑟學校舉行聯歡會. 餐券每位澳門幣50元(三歲以下小童免費). 有興趣的教友可於堂區辦事處購買餐券. 另外, 堂區也邀請教友夫婦報名參加在聖家節重宣婚姻盟誓. 有意的夫婦可於12月21日前到堂區辦事處報名.
  3. 2010年的天主教年曆經已開始發售, 年曆分兩款, 掛曆每份20元, 座枱曆每份22元. 歡迎各位教友於聖堂門口購買.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主日訊息 - 丙年將臨期第四主日

丙年將臨期第四主日
讀經一: 米5:1-4
1: 厄弗辣大白冷!你在猶大群邑中雖是最小的,但是將由你從我生出一位統治以色列的人,他的來歷源自亙古,遠自永遠的時代。
2: 因此,上主必將遺棄他們,直到孕婦生產之時,那時他弟兄中的遺民必將歸來,與以色列子民團聚。
3: 他必卓然屹立,以上主的能力及上主他們的天主之名的權威,牧放自己的羊群。他們將獲得安居,因為他必大有權勢,直達地極。
4a: 他本人將是和平! 4b:當亞述人侵入我們地域,蹂躪我們領土時,必有七個牧者,八個人民首領奮起對抗。

米該亞先知, 他名字的意思是: "誰好像雅威?", 活於公元前第八世紀, 而接他的手繼續當先知工作的就是納鴻 (見米7:18-19和鴻1:1-3). 米該亞作先知工作的時候約於約堂, 阿哈次, 希則克雅為猶太王的時代, 約公元前759-687年. 那可是動亂的年代, 世時情況載於列下16-19章.

這篇讀經是要給予以色列人一個希望, 因為撒瑪黎雅, 當時充滿各種罪惡的城市, 將被亞述攻陷. 而在耶路撒冷, 同樣的罪惡也橫行無忌. 先知是在擔心耶路撒冷會否遭受同一命運. 故此, 讀經一指出, 一位新的達味將要起來, 但他不是由耶路撒冷來的, 而是由白冷, 達味出生之地而來的. 他要在這假想的時代統治以色列. 新約把這首詩歌中的新達味解讀為耶穌(瑪2:6; 參見若7:40-43).

第1節中提到耶路撒冷, 她是位於耶路撒冷南部9公里的城市. 而厄弗辣大, 是猶大族的一個行政地區, 而白冷村就是位於這個行政地區內. "源自亙古"一詞也見於亞毛斯先知書(9:11), 指"來自達味"的意思. 第2節就講述了新君王的誕生, 而與米該亞同時代的, 耶路撒冷的依撒意亞(又稱 "第一依撒意亞"), 也有寫到這位假想的君王的誕生(7:14, 9:6).

而在第4b節中, 就講到以色列不會缺失領袖 (對比同書第2-3章). 而"七...八...", 此兩數目是足夠的意思 (見亞1:3n).

答唱詠: 詠80:2-3, 15-16, 18-19.
【答】:天主,求你復興我們;請顯示你的慈顏,好拯救我們。(詠80:4)
領:以色列的牧養者,懇求你留心細聽。坐於革魯賓之上者,求你大顯光榮。求你發顯你的威能,快來作我們的救星!
領:萬軍的天主,求你領我們回去,求你從高天之上,垂視而憐恤!求你常看顧這葡萄樹,和你右手種植的園圃,保護你所培養的小樹。
領:願你右手扶持你右邊的人,並扶助你所堅固的子民!從此,我們再不願意離開你;請賜我們生存,為能傳揚你的名。

聖詠第80篇實是為祈求以色列能擺脫外邦敵人的禱辭, 是整個以色列為北國的覆亡(公元前 722年)的哀歌. 當中讀者會發現, 第4, 8, 和 20節都是重句. 這首聖詠本是由領唱者頌唱, 由全體答重句的.

而今天答唱詠的重句, 便是這篇聖詠的重句. 天主的慈顏, 就是一張滿帶笑容, 充滿光彩的面容, 表達出天主的仁慈 (參見戶6:25). 在答唱詠第一節中, "坐於革魯賓之上者", 這是對雅威的稱號, 來自以色列的早期歷史, 當祂與以色列民一起遷移時只在帳幕內(撒下7:6), 坐在約櫃的革魯賓的塑像上(撒上4:4; 撒下6:2; 依37:16). 在答唱詠的第二節中最後一詞"小樹", 本字字義為"兒子", 而學界對其翻譯並不那麼肯定, 並對其字義, 給出三個可能性: i. 就是禮文中的"小樹"; ii. 是以色列 (參見 出4:22 '以色列是我的兒子'). iii. 阿拉美文聖經譯本把這字譯作'受傅的君王'; iv. 有些版本更省去了這一句. 而答唱詠的第三節, "你右邊的人", 常是指君王(詠110:1), 而這裏就以比喻的方式指以色列. "我們再不願意離開你", 以色列承認曾離開天主, 但現在就願意皈依.

讀經二: 希10:5-10
5: 為此基督一進入世界便說:『犧牲與素祭,已非你所要,卻給我預備了一個身體;
6: 全燔祭和贖罪祭,已非你所喜,
7: 於是我說:看,我已來到!關於我,書卷上已有記載:天主!我來為承行你的旨意。 』
8: 前邊說:『祭物和素祭,全燔祭和贖罪祭,已非你所要,已非你所喜;』這一切都是按照法律所奉獻的;
9: 後邊他說:『看,我已來到,為承行你的旨意;』由此可見,祂廢除了那先前的,為要成立那以後的。
10: 我們就是因這旨意,藉耶穌基督的身體,一次而為永遠的祭獻,得到了聖化。

致希伯來人書的10:1-18, 討論的都是舊祭與新祭. 作者總結了基督的祭獻與以色列祭禮的比較. 我們可在聖經中找到以色列祭禮有限制與在聖子內所說的話的意義. 第5-9節是要證明以動物作犧牲的祭禮沒可能消除罪惡, 可見詠40:7-9, 釋經學者常把基督視為該段聖詠的說話者. 而至於第8節的舊約出處眾多: 撒前15:22; 詠50:8-15; 依:1:10-17; 耶7:21-26; 歐6:6. 而第10節中所談到的"聖化", 指的是在禮儀中, 我們透過基督的血得到潔淨, 更臻完美 (10:29).

在第5-7節中, 我們可找到詠40:7-9的說話, 用以談論聖子的"道成肉身". 讀經中的引述完全依據"七十賢士譯本". 而在舊約的馬索拉版本(Masoretic Text, 大約主後七世紀時,猶太眾拉比發明了將希伯來經文用點記加注母音之注音系統,這些加注母音的經文就是「馬所拉本」)中, 該篇聖詠的第7b節是這樣的: "祢為我挖開的耳朵" (意即: 聆聽及服從天主的旨意). 大部分的"七十賢士譯本"的手稿都有以希伯來文的這麼一句: "祢為我預備了的一個身體". 這篇聖詠的主旨是天主喜歡服從勝於祭獻; 這不是要全盤的否認禮儀, 卻指出相對地, 服從的重要性高於禮儀. 由於耶穌的服從藉祂的願意獻身(即祂自己)至死而表現出來, "七十賢士譯本"中的第7b節是特別為此而寫成的, 程度至深以致有學者認為是"七十賢士譯本"反過來引用"致希伯來人書"的. 第8節中的"祭物和素祭, 全燔祭和贖罪祭", 該是涵蓋了四大祭禮: 即和平祭(祭物), 穀物祭 (素祭), 全燔祭和贖罪祭. 贖罪祭包括"特殊贖罪祭" (參見肋5:6-7, 而在馬索拉版本中, 這兩名稱可互相交換使用). "這一切都是按照法律所奉獻的", 這一句是為第9節的"廢先立後"作預備. 第9節: "後邊他說: "看, 我已來到, 為承行你的旨意;" 由此可見, 祂廢除了那先前的, 為要成立那以後的":天主喜愛服從勝於祭獻, 可見於祂廢除了舊約的祭禮並以耶穌的自我犧牲取而代之. 第10節的"我們就是因這旨意, ..., 得到了聖化", 這旨意就是天主的旨意, 由基督奉行, 就是祂把這天主"預備了"給祂的身體獻於死亡. 耶穌肉體的奉獻與祂聖血的傾流意義相同; 兩者都各自表達出基督的完全自我奉獻.

福音: 路1:39-45
39: 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

40: 她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給依撒伯爾請安。

41: 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依撒伯爾遂充滿了聖神,

42: 大聲呼喊說:「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妳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

43: 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

44: 看,妳請安的聲音一入我耳,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

45: 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


這段福音, 是"路加福音"中"聖母往見聖婦依撒伯爾"的前半部分, 而四福音中, 也只有這部福音對此事有所記載. 在"路加福音"中, "聖母往見聖婦依撒伯爾"的下半部分就是出自聖母口中的"聖母讚主曲".

天主奠定耶穌為救恩史的最末部分的意義, 在神學上豐富得聖史路加要將之作兩度闡釋, 分別在1:39-45 和 1:46-56. 在39節中, "急速往山區去", 路加在第39-56節中, 並沒有於探訪她那年老有孕的表親依撒伯爾中強調她的仁愛和社會性考慮(social concern)的意圖. 若路加想要於此把瑪利亞描寫成愛德的模範, 他斷不會寫下第56節, 於依撒伯爾有孕九個月, 快將臨盆產子的時候離她而去. 再者, 在二千年前的以色列地區, 一位十四歲的猶太貞女獨自走四天的旅程也不足為信. 更確切地說, 路加寫"聖母往見聖婦依撒伯爾"一段, 更富文學和神學意味. 他把兩位準母親(1:25和1:36)放在一起, 致使兩人都在他們的生命中主動的讚美上主, 以及把若翰呈現為瑪利亞的兒子的"先驅". 路加把瑪利亞從若翰誕生的一幕中移去, 目的是為了兩個誕生故事都有各屬的主角: 匝加利亞, 依撒伯爾和若翰; 若瑟, 瑪利亞和耶穌. 在第41節中的"歡躍": 厄撒烏和雅各伯在黎貝加腹內的"互相衝突"(創25:22) 跟若翰在依撒伯爾腹中的歡躍, 具有文學上的平衡關係: 這動作預兆出將來兩人的關係. 這段福音的字裏行間, 尤其是第44節, 清楚表明若翰透過這歡躍的動作, 認出他的上主, 耶穌. 透過聖神的恩寵, 依撒伯爾有權去解讀若翰歡躍的意義. 而依撒伯爾在第42節起對聖母所講的話, 使我們憶起雅厄耳(Joel, 女性. 民5:24)和友弟德(Judith, 女性; 友13:18)所作的解救她們民族的行動, 依撒伯爾讚揚瑪利亞, 瑪利亞所作的解救行動就是把締造和平者帶到世上來 (2:14). 在第43節中, 依撒伯爾口中的"吾主": 依撒伯爾在解讀若翰, 而若翰在依撒伯爾腹中歡躍, 是因為瑪利亞懷著他們的上主. 在第44節中, 依撒伯爾提到"歡喜": 若翰的歡喜實是對天主在耶穌內實踐的諾言的適當回應. 在這段福音的最後一節中, 依撒伯爾讚美瑪利亞"是有福的", 因為瑪利亞, 實是信眾的模範(見1:38), 而她是因為她對天主信實的這麼一份信任而被依撒伯爾所讚美.

匝加利亞曾獲許諾, 他的兒子將要充滿聖神(1:15). 從耶穌靠聖神而受孕的一刻起, 聖神也在眾人身上成為活躍的. 若翰在耶穌的臨在中領受了聖神; 然後依撒伯爾也充滿了聖神, 及後匝加利亞和西默盎. 這預兆了耶穌將來的光榮, 就是祂將要向眾人傾注聖神(宗2:33). 依撒伯爾的問題: "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 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 使我們憶起, 當約櫃從培肋舍特人上被搶回來時, 達味王所說的話: "上主的約櫃如何能進入我那裏?"(撒下6:9). 約櫃象徵雅威, 以色列的天主的臨在, 而瑪利亞探訪依撒伯爾, 則靠著主耶穌的臨在, 聖化了依撒伯爾的家.

梁展熙
參考資料:
Coogan, Michael D., ed., 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Augmented Third Edition: with the Apocryphal/Deuterocanonical Books: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Brown, Raymond E. S.S., Joseph A. Fitzmyer S.J. and Roland E. Murray, O.Carm., eds.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Avon, Great Britain: The Bath Press, 1990.
Stuhlmueller, Carroll.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15: Amos, Hosea, Micah, Nahum, Zephaniah, Habakkuk. Bandra, Mumbai: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Clifford, Richard J.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23: Psalms 73-150. Bandra, Mumbai: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Kodell, Jerome.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3: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Bandra: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MacRae, George W.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10: Hebrews. Bandra: St. Paul Press Training School, 2001.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信訊141 & 140期 可供下載


  •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廿一
    - 致基督羔羊的歌 --- 評 默示錄第四章和第五章的頌歌
  • 唸一唸, 想一想
    -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 為他有甚麼益處?" (谷8:36)
  • 簡介《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並論全球化
    - 林瑞琪,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 主教座堂慶祝聖家節暨本堂神父主保瞻禮
  • 大堂初領聖體聖事的小教友 22/11/2009
  • 聖安多尼堂堂區教友入門聖事
  • 我和他的教會 ---白海豚
  • 司鐸年金玉爾音
  • 信者有訊 ---梁展熙
  • 榕樹頭 ---陳思穎
    - 耶穌族譜中的女性(上)
  • 聖人小傳
    - 聖瑪爾定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file/0tmoyygxz1m/faithnews141.pdf




  •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二十
    - 財富是不會拯救人類 --- 評注聖詠49[48]篇的第二部分
  • 唸一唸, 想一想
    - "即使目前我能逃避人的刑罰; 可是, 或生或死, 我總逃不出全能者的手." (加下26:6)
  • 喜迎第二座管風琴 ---小飛俠
  • 司鐸年金玉爾音
  • 望德聖母堂
    - 主日學初領聖體
    - 鳴謝
  • 發人深省, 思考又思考的是... ---匹員
  • 信訊看世界
    - 聖座公佈《聖公會的結合》宗座諭令及附帶的補充法規, 為渴望加入天主教者鋪下坦途
    - 天主教樞機參與改教運動紀念儀式
  • 聖人小傳
    - 聖安博主教聖師
  • 信者有訊 ---梁展熙
  • 好書介紹 ---陳思穎
    - 《寬恕, 我唯一能做的》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file/i1bmiklvv3m/faithnews140.pdf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主日訊息 - 丙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喜樂主日)

丙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喜樂主日)

讀經一: 索3:14-18
14: 熙雍女子, 妳應歡樂!以色列, 你應歡呼!耶路撒冷女子, 妳應全心高興喜樂!
15: 上主已撤銷對妳的定案, 掃除了妳的仇敵; 以色列的君王──上主, 在妳中間, 妳再不會遇見災禍!
16: 在那一天, 人必對耶路撒冷說: "熙雍, 你不用害怕, 不要雙手低垂!
17: 上主你的天主, 在你中間, 他是一位施救的勇士, 衪為你喜自勝, 對你重溫衪的愛情, 且因你躍喜樂,
18: 有如在慶節之日. 我必消滅打搫你的人, 使你不再受羞辱."

請看以下為讀經一所作的簡單綱要:
要歡樂的勸喻:
14: 熙雍女子, 妳應歡樂!以色列, 你應歡呼!耶路撒冷女子, 妳應全心高興喜樂!
要歡樂的原因:
- 15: 上主已撤銷對妳的定案, 掃除了妳的仇敵;
- 以色列的君王──上主, 在妳中間, 妳再不會遇見災禍!
以另一種方式(不要害怕)再度勸喻:
16: 在那一天, 人必對耶路撒冷說: "熙雍, 你不用害怕, 不要雙手低垂!
不用害怕的原因:
17: 上主你的天主, 在你中間, 他是一位施救的勇士, 衪為你喜自勝, 對你重溫衪的愛情, 且因你躍喜樂,
18: 有如在慶節之日. 我必消滅打搫你的人, 使你不再受羞辱."

索福尼亞當先知的時代, 是在約書亞(Josiah)的時代, 是在流徙之前. 由於外邦亞述人的影響, 當時的猶太人都膜拜偶像, 如太陽, 月亮, 星宿等. 對於一位虔誠的以色列人而言, 這是不該作的事; 這會"邀請"得天主的審判. 致使當時的人們活於恐懼之中(15-16節). 對索福尼亞先知而言, 儘管以色列人充滿罪惡, 天主仍跟他們在一起, 祂的愛未曾變改. 天主 / 君王 / 上主將會在他們中間. 天主祂自己就是喜樂. 祂將要歡樂..., 將會喜樂地高歌 (17節). 大家甚或可以留意到, 聖經作者在第14節中應用到修辭: 對句法(parallelism).

答唱詠: (重句)依12:6; (節段)依12: 2-3, 4, 5-6
【答】:你們應歡呼高唱,因為以色列的聖者在你們中間是偉大的。
領:(2節:) 天主是我的救援;我依靠他,決不畏懼,因為上主是我的力量,是我的歌頌,他確是我的救援。(3節:) 你們要愉快地從救援的泉源裡汲水。
領:你們應稱頌上主,呼號他的名!將他的作為宣告於萬民,稱述他崇高的名字。
領:請歌頌上主,因為他行了顯赫的事;這事應該遍傳天下。熙雍的居民,你們應歡呼高唱,因為以色列的聖者在你們中間是偉大的。

今天的答唱詠, 並非來自聖詠集, 而是來自依撒意亞先知書. 這是以色列以聖詠的措辭所作的一首感恩歌. 在第2節中, 作者宣認天主就是他的救主. 而在接下來的一節中, 作者則宣認天主就是他的能力和勇氣, 並再次承認祂是他的救主. 在第4節中, 作者勸喻每人都要對上主感恩, 天主的名, 以及祂的奇妙化工, 要向萬國宣揚. 在第5節中, 作者勸喻人們, 為天主的奇妙化工而讚美天主, 祂的奇工實該被宣揚. 而這主日的重句, 就告誡居住在耶路撒冷(熙雍之城, 達味之城)的人, 因為天主(那神聖的一位)就在他們中間.

讀經二: 斐4:4-7
4: 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
5: 你們的寬仁應當叫眾人知道:主快來了。
6: 你們什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
7: 這樣,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必要在基督耶穌內固守你們的心思念慮。

這主日的讀經二, 開宗明義的就設下了閱讀時該有的心情, 聖保祿祈使我們要喜樂. 第5節就給出了喜樂的原因:
  • 你們的寬仁應當叫眾人知道
  • 主快來了
在第6節, 聖保祿則規勸每個基督徒都要祈禱. 在最後的一節中, 聖保祿告訴我們喜樂的結果, 並作出祈禱: 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

福音: 路3:10-18
10: 群眾向他[若翰]說:「那麼,我們該作什麼呢?

11: 他答覆他們說:「有兩件內衣的,要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應照樣做。」

12: 稅吏也來受洗,並問他說:「師傅,我們該作什麼呢?」

13: 他向他們說:「除給你們規定的外,不要多徵收!」

14: 軍人也問說:「我們該作什麼呢?」他向他們說:「不要勒索人,也不要敲詐;對你們的糧餉應該知足!」

15: 那時,百姓都在期待(默西亞),為此,人人心中推想:或許若翰就是默西亞。

16: 若翰便向眾人說道:「我固然以水洗你們,但是比我強的一位要來,就是解衪的鞋帶,我也不配。衪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

17: 木已放在衪手中,衪要揚淨自己的禾場,把麥粒收在倉內;至於糠秕,卻要用不滅的火焚燒。」

18: 他還講了許多別的勸言,給百姓傳報喜訊。


這是在若翰的牧職中所發生的問與答. 各式各樣的人, 都就如何把他悔改的教導應用到用日常生活中的方法, 來詢問若翰. 而若翰, 就能夠把來自不同社會群體的人的罪識別出來, 並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法. 而就如大家所見, 他所給出都答案, 都與正義和仁愛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所以, 基督信徒, 尤其是已受洗的基督徒, 都該向別人實踐正義和仁愛. 他們不應藉著自己的身份職位, 而敲詐勒索. 基督徒該能把他所擁有的物質, 縱然仍有所缺, 但仍與人分享. 那"有"的人被鼓勵去分享, 至於那人所有的是多是少, 其實也不甚重要. 物質的分享, 更好說, 物質的攤分, 必須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 若果人已活於正義和仁愛之中, 還有誰會不喜樂呢?

梁展熙
特別鳴謝: Arnold Monera 教授, 新約釋經學博士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初領聖體禮

本堂區已在剛過去的基督君王節替三位主日學適齡兒童舉行初領聖體禮:



三位候領聖體的小朋友在專注地參與感恩祭



他們又參與禮儀工作: 收獻儀



他們的初領聖體聖血

彌撒禮成
三位初領聖體的小朋友與劉神父合照

堂區為他們準備了小禮品



劉神父一一把小禮品送給他們

初領聖體的小朋友偕同親友與劉神父合照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主日訊息 -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讀經一: 耶33: 14-16
答唱詠: 詠25:1(重句), 4-5, 8-9, 10, 14.
讀經二: 得前3:12-4:2
福 音: 路21:25-28, 34-36

讀經經文請按: http://catholic-dlc.org.hk/frame3.htm

在這主日, 我們進入了新的禮儀周期, 丙年. 將臨期(Advent), 所指的當然是上主的再來. 所以, 這個四星期, 更準確的說, 是四主日的將臨期是讓我們好好準備自己, 迎接主的再來的時期. 教會呼召我們悔改, 改變自己, 好使我們能在祂的誕辰, 祂與我們現在的共處, 以及祂在末世的再來時, 真正地, 堪當地慶祝祂的再來. 所以, 在整個將臨期中, 我們必定要留意讀經給我們的, 有關如何改變我們自己的教導.

這主日的讀經一取自耶肋米亞先知書. 耶肋米亞是在流徙時期的先知. 而對於那些相信天主不會把他們送到敵人手中的以色列民 / 猶太人 來說, 流徙可算是一大打擊. 在第14節中, 提到天主祂會親自實現祂的許諾, 並不假手於人. 當中分別提到"以色列家"和"猶大家", 指的實是全以色列國, 即北國和南國. 在接下來的第15節, 就明確的闡釋了那許諾: "由達味出生一枝正義的苗芽". 這苗芽是達味的後裔, 他會"執行公道和正義". 甚麼是公道和正義, 就是符合天主旨意的事. 而這篇讀經最末的一節, 就描寫出許諾實現後的結果: "猶大必獲救, 耶路撒冷必享安寧".

答唱詠, 是信友在聽畢讀經一後, 對其所作的回應. 詠25被分類一首個人哀歌, 但又可說是一首信德之詩. 在第4-5節中, 聖詠作者明認到上主是教師, 是嚮導, 是救主, 可見他實是一位好的神學家. 而在第8-9節中, 作者進一步強週上主是教師和嚮導的身份, 並指出上主愛罪人(迷途者)和謙卑的人. 第10節則指出, 只要實行上主的話的人, 就能經驗到上主的仁慈和不朽的愛. 最後, 在第14節中, 作者指出, 只有敬畏上主的人, 上主才會親近他, 作他的朋友; 而祂的盟約, 就是給我們在世者為人的指示.

讀經二的這篇讀經, 是禮儀學家特別為將臨期而選的, 因為這篇讀經所指向的, 就是基督的再來. 在3:12, 聖保祿先許了一個願:
  • 愛的量: 增長滿溢
  • 愛的幅度: 對眾人
聖保祿在接著的一節, 3:13中解釋了愛要增長的原因:
  • 堅固他們的心
  • 在聖德上無可指摘
而在4:1中, 聖保祿就講解了作為基督徒讀者, 我們該如何準備上主的再來:
  • 行事為中悅天主
  • 還要更向前邁進; 而這一點跟保祿在讀經開首所作的許願同出一轍
而在讀經的最後一節中, 保祿宗徒指出了基督徒已得知到誡命是甚麼了, 故並無藉口推三搪四.

今週的福音再次提到末日的景象. 第25節, 就列舉了末日時, 天地的異象, 而接著的第26節, 就描寫了人的反應, 緊接的第27節, 就繪出人子再來時的外表. 到了第28節, 耶穌卻要信徒們"挺起身來, 抬起頭". 值得留意的是福音所描寫的, 在末日眾人(不信者)的反應, 是恐欋; 而福音卻要求信徒們在末日時要挺身抬頭. 甚麼是挺身抬頭, 就是"不要害怕, 要勇敢"的動作. 而為甚麼末日時信友無須害怕? 答案在同一節: "因為你們的救援近了".

對, 末日來臨時, 我們的救援就近了. 但我們該如何作準備? 讀經二告訴了我們該作些甚麼, 而福音則告誡我們不要作些甚麼, 包括: "宴飲, 沉醉, 為人生牽掛所拖累"(34節), 因為凡此種種, 都會蒙蔽我們的心. 在同一節中, 福音作者還告訴我們, 這一天的來臨非常突然, 所以我們該無時無刻都做好準備. 而且, 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因為第35節這樣說: "那日子有如羅網, 臨於全地面的一切居民", 無人倖免. 職是之故, 作者在接下來的一節中勸勉大家要"時時醒寤祈禱", 為的就是"能逃脫即將發生的這一切事,並能立於人子之前".

將臨期是要我們準備上主來臨的時期, 祂的三個來臨: 聖誕, 到我們中間, 及末世再來. 第一篇讀經要求我們相信上主的許諾. 對上主的這麼一份信任, 就把我們就與祂, 與我們自身的未來聯繫起來. 我們要記著, 上主是守信的上主, 祂決不食言. 而第二篇讀經則要我們為耶穌的第二次來臨(即末世再來)作好準備, 就是要愛, 愛得滿溢, 且是對眾人的愛, 大愛, 不是揀擇的愛. 此外, 我們還要在聖德上無可指責, 就是要揭力躲避罪惡. 尤須留意的是, 在聖德上, 不是在事功上. 太著重外在事功, 而忽略內在聖德, 就很容易成了瑪爾大. 而且, 有些人會以為多作外在事功, 就可完全不理會內在聖德, 這實是大錯特錯. 人看外表, 主看內心. 最後, 福音邀請我們要時時醒寤祈禱. 我們要努力作這一切, 為的就是能在那一天, 立於人子面前.

梁展熙
學術資料來源: Arnold Monera 教授, 新約釋經學博士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由林瑞琪博士主講: "在真理中實踐愛德" 講義

---------------------------------------------------

簡介《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並論全球化

林瑞琪,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教宗本篤十六世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擁有很多共通點,其中之一就是很喜歡稱譽教宗保祿六世為「偉大的教宗」。
一九六七年,教宗保祿六世,有鑒於當時世界各地的民族尋求脫離殖民統治的運動如火如茶,成就驕人,但另一方面新國家又未能擺脫貧窮及國內外紛爭,內戰及國際交戰連綿不斷,於是發表了著名的《民族發展》通諭,帶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發展是和平的新名字」。(民族發展76),提出扶助弱小民族作可持續發展,才是建樹世界和平的真正方式。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紀念《民族發展》通諭頒佈二十年,發表了《社會事務關懷》通諭,除了再次肯定《民族發展》通諭的劃時代及超時代意義外,更審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球經濟困境對貧富各國的衝擊。
二零零九年,正值世界又一次面對嚴峻的金融危機,教宗本篤十六世寫了一篇綿長而生動的通諭《在真理中實踐愛德》(以下簡稱「真理中」),指出解決問題之道,同時向兩位偉大的前任致敬。誠如本篤十六世所說,歷來只有教宗良十三世一八九一年發表的《新事物》通諭,曾受到同樣的高度推崇。(真理中8)
這是本篤十六世任內第三道通諭,亦是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九九一年發表《百年》通諭之後的天主教會最新一份社會訓導通諭。新通諭頒佈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廿九日,正式於七月七日以意、法、英、德、葡和西班牙文面世。中文譯本亦已於九月中面世。
《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回應了目前的全球經濟危機,指出要消除世界飢餓問題和推動真正的民族發展,便得顧及相關的倫理價值;基督徒務必履行愛德,此舉讓人明白要建設美善社會、要追求真正而整全的發展,基督信仰的價值是不可或缺的。
新通諭要處理兩項重大問題:每一個別人的價值的問題,以及整體人類前景的問題。(真理中18)為教宗本篤十六世來說,這兩個問題深刻相關相扣。因此,維護生命尊嚴及生命權利,成了維護社會公義的基石。在這理念下,一九六八年教宗保祿六世發表的的《人類生命》通諭及一九七五年的《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宗座勸喻,又成了天主教社會訓導的重要註釋。(真理中15)
《在真理中實踐愛德》洋洋大觀,筆者希望稍後有機會與讀者逐一探視主線部份的各項問題,包括利潤、自由經濟問題、科技與經濟,以及天主教信仰如何為人類發展作出貢獻等。主線問題以外,很多細節亦寫得非常精彩,例如:
-墮胎與安樂老如何損及真正的發展(真理中28,下同)
-宗教自由與經濟發展的關係(29)
-公民社會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38)
-援助機構佔用援助資源的問題(47)
-譴責「色情旅遊業」對民族的傷害(61)
-推廣「有尊嚴的工作」的概念(63)
-商品的「公平貿易」原則(66)

《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與全球化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當中,著墨最多的單一議題,大概會包括「全球化現象」及「全球化進程」。天主教會與許多非政府組織及壓力團體不同,教會並不視「全球化現象」為一件壞事。
教宗本篤十六世宗首先引用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二零零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在宗座社會科學院所發表的名句。「全球化,在本質上並不屬於善或惡,它端視人們如果處理它。」(42)
在《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中,教宗指出問題所在,「社會愈來愈全球化,這令到我們成為鄰居,卻未有使我們成為手足。理性本質上有能力抓緊人與人之間的公平性,並維持他們在社會上共存的穩定性。但理性並不能建樹友愛。」(19)
不過,教宗也不忘提出人們的誤解,「有時,全球化會被理解為一個致人於死地的名詞,似乎其所涉及的能量是不知名的反人性力量或獨立於人性意向以外的體制所產生的力量。」(42)

全球化有其價值
然而,實質上卻是,「在有形可見的(全球化)進程中,也反映出人類本質上是愈來愈相互緊扣的;是由無數個人及民族合在一起,承擔個人及集體方面各自的責任,才使這(全球化)過程能締造出裨益及發展。」(42)
因此,教宗警告說,「盲目反對全球化,會是一項錯誤,亦是帶有偏見的看法,將無法體認出全球化進程的正面價值,因而可能失卻借助全球化而促進人類發展的眾多機緣。」(42)
教宗同時提出全球化現象的正反兩面,值得我們深思。「全球化進程,當得到正確的理解及引導時,將有機會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開展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財富再分配。但假如全球化進程受到惡劣的引導,將會帶來更多貧乏及不平等,甚至觸發一次全球的危機。因此,必須糾正目前錯誤的手法,這些錯誤十分嚴重,引致民族之間及民族之內出現新的分裂。我們亦應設法確保財富的再分配不會引發赤貧的擴展及增加。假如目前的處境得不到良好的處理,這樣的危險將確實存在。」(42)
教宗指出,「國際邊界的解體,不光是一個物質性的事實:它在原因及結果上都是一項文化事件。假如我們用命定論的觀點去了解全球化進程,則會喪失正確審量及帶引全球化進程的準則。全球化進程確是人類實況,是多元文化的產物,必須由人們加以辨別。」(42)

全球化引伸出的問題
全球化的使命之一,就是對貧乏的民族伸出援手。「長久以來,不少人認為貧困民族的發展應停留在某一階段,亦應滿足於已發展民族對他們的善心施予。教宗保祿六世在《民族發展》通諭中強烈反對這種觀點。」(42)
「今時今日,世界可用於拯救民族脫離赤貧的資源較往日豐富得多。但往往這些資源都操控在已發展的國家手中,他們反過來是從資本與勞力在世界的自由流動獲益最多的一群。」(42)
教宗本篤十六世亦提到全球化之下的國與國之間不合理問題,「在許多國家的預算案政策,往往受到國際金融機構的壓力而被迫削減社會開支,結果讓他們的公民束手無策地面對種種新舊的風險。這份束手無策,亦因為工會組織未能對他們提供有效保護而日益惡化。」(25)
本篤十六世提到,一如若望保祿二世所觀察到的,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分野已不如《民族發展》通諭發表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麼清晰。世界財富的絕對值不斷增長,但不均等的現象卻有增無已。(22)以致「在某些較窮困的區域,卻有一些群體享受著『超前發展』的待遇,他們的浮奢及消費主義行為,與當地周遭持續出現的人性受損所產生的對比,絕對使人無法接受。」(22)
放眼神州大地,在人均年收入約一千五百美元的低水平的光景下,不少富豪竟然以「一飯萬金」互相攀比,其實背後正埋藏著大量生態受損人文生活受到嚴重剝削的財富傾斜,這正是教宗要譴責的不合理現象。
「全球化要經過一段過渡時期,充滿困難險阻,要克服這一切就一定要掌握那以人為本及道德的精神,這精神從人心的深處,把全球化推向整個社會更團結及更符合人的本性。」(42)「可惜這精神屢次被個人和功利的道德觀和文化取態所推翻、所窒息。」(42)
「今日世上也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宗教派別,由小團體甚至個人組成,還有一些混合宗教,形成一股離散和缺乏承擔的風氣。全球化可能有的一個負面效果是助長這類混合宗教,滋長某些所謂宗教,把人們彼此隔離而不是使之相遇,更使他們與事實脫節。」(55)
本篤十六世引用保祿六世在《八十周年》公函中所論述的,「全球化進程會使意識形態被科技發展所取代,並讓科技成為意識形態力量,人類就會受困於一個先驗的判斷中,使得人們不敢面對存在及真理的領域。」(70)

全球化與傳播媒體的責任
在種種新事物中,教宗本篤十六世特別提到傳播媒體與全球化的關係。他說,「基於傳播媒體最基本的重要性,在於有能力改變人們對人對事的取態,因此我們必須仔細反省其影響力,特別是涉及全球化進程中的倫理文化,以及民族在團結共融中的發展。」(73)
有關普世教會對社會傳播媒體的訓示,有三份教廷文告值得大家首先閱讀,第一是梵二文獻中的《社會傳播工具法令》(中譯本作「大眾傳播工具法令」);第二是一九七一年宗座社會傳播委員會發表的《溝通與發展》(Communio et Progressio)文告;第三篇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本人去年發表的普世傳播節宗座文告:《自我宣傳抑服務他人──今日媒體何去何從》。
教宗在二零零八年的文告中清楚提出,「傳媒以反映現實為名,會把那些歪曲了的個人、家庭及社會生活模式合理化,或把它們強加於人身上。」(2008宗座文告 2)
「今日媒體越來越不只反映真相,而是主宰真相。」(2008宗座文告 3)
「媒體可以及必須對宣揚人性尊嚴的真理作出貢獻,並抗衡那些傾向於否認或摧毀人性尊嚴的人士。我們甚至可以說,尋找及展示有關人性尊嚴的真理,構成社會傳播的最崇高使命。」(2008宗座文告 5)
教宗秉承前人的智慧而加以發揚的,在於清楚界分「真相」與「真理」的區別。教宗要求傳播媒體傳達的核心是真理及人性尊嚴。明白到這一點,我們對以下的段落就更當有更透徹的掌握。
「既然全球化進程及民族發展必須考慮倫理氛圍,傳播媒體的意義及目的,亦應從人類學視野中去探索。這表示我們不但要幸賴於科技發展,提高了資訊交流的可能性,而達致文明的效果,更在一切之上有賴合乎人性的,其反映真正的普世價值。」(73)
「單就社會傳播工具提高了人際連繫及思想傳遞的可能性,並不就能促進自由,及為所有人帶來國際化的發展與民主。要達成這些目的,必須專注於提昇個人及民族的尊嚴,他們必須明顯地受愛心所啟動,而置身服務於真理、善意、以及本性和超性的友愛中。」(73)
「事實上,人類自由與這些崇高的價值息息相關。傳播媒體在用來提昇普世對正義的探求時,能為此作出重大的貢獻,去促進人類大家庭共融的增長,及社會的愛心。」(73)
揭示真相,只關乎科技;揭示真理,則關乎倫理。總結一句,教宗明白指出,社會傳播工具在人類發展中的成敗,不是一個科技問題,而是一個倫理問題。



結論
本篤十六世提到,「真正全球化進程的以及其基本的倫理要求,是來自人類大家庭的團結及人類向善的發展。因此,有賴可持續的委身,以推進個人為基礎及以社區及主導的全球性文化融合的進程,這進程也向超性價值開放。」(42)
「《民族發展》通諭頒佈四十多年後,『發展』這個基本主題依然是個未解決的問題。尤其在目前的經濟金融危機中,它更顯得嚴峻且迫切。雖然地球上某些從前為貧窮所困的地區,在經濟上及在參與世界生產方面,有了顯著的改進,其他地區卻依然生活在赤貧的情況之下,與保祿六世時的情形相若,甚至有些情形更可說是一個退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引起這狀況的原因,早已在《民族發展》通諭中道出,譬如: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實施高關稅,阻止來自貧窮國家的產品進入富有國家的市場。另些原因在通諭中只被暗示,後來才較明顯地呈顯出來了。這正是對當時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去殖民過程作評價的情況。保祿六世那時期望它是一個自主的進程,在自由及在和平中完成。過了四十多年,我們得承認這條路是如何重重困難,一方面由於一些新型態的殖民主義的興起,以及舊的和新的強權國家的操控,另方面也由於獨立起來的國家內部嚴重的不負責任。」(33)
「最主要的新因素是:一個全球性的彼此依存經已來臨,這已被通稱為全球化。對這事保祿六世已預知一隅,然而它發展的規模及衝擊的程度,卻是出人意表的。這過程源自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卻自然地牽動了各地的經濟。它尤其推動了不少地區脫離貧窮,這本來是一個大好的機遇。不過,沒有了在真理中的愛作引導,這全球性的推進有可能造成前所未有的損害,並在人類家庭中造成新的分裂。因此真理及愛把一個空前及富挑戰性的責任置放在我們面前,這固然是個非常大及複雜的責任。也就是說我們要擴闊我們的理性,使它能認識及引導這些新的發展,促使它向『愛的文明』邁進,這文明的種子天主早已散播在每個民族、每個文化中。」(33)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世界領袖,在全球充滿相對主義之下,教宗很勇敢地提出,全球化的成功,與信仰幅度實在息息相關。「全球化是一個多面體及極其複雜的現象,人類必須在這眾多不同的幅度,包括神學的幅度中,掌握全球進程的多元不同性及其一致性。」(42) 人類未能正視將發展與信仰脫離所產生的惡果,正是目前全球化產生出種種問題的根源所在。

相信在讀畢新通諭有關全球化的段落之後,我們的社運人士將對自己的使命有更清楚的理解;我們要做的,是反對「全球化」進程中非人性的幅度;而不是勉強將「全球化」進程煞停。畢竟,全球化已是一項不能逆轉的過程,即使是反對全球化的民間抗爭運動,本身亦已充份「全球化」了。

堂區報告 - 2009/Nov/22

堂區報告 - 2009/Nov/22

  1. 最新一期(No.140)的信訊雙週刊經已出版, 歡迎各位到聖堂門口取閱, 稍後亦可於此網誌下載.
  2. 教區青年牧民中心將於本年冬至日續辦"冬至送暖行動", 預算探訪60戶有需要家庭及獨居長者, 現正招募70位義工及籌募活動經費約三萬元正, 呼籲各界鼎力支持!
    探訪日期: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冬至) 下午四時.
    義工報名截止: 2009年12月12日(星期六)
    報名費用: 20元(作活動經費)
    義工培育活動(務必出席):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晚上八時正
    報名及捐款, 可親臨該中心, 地址: 羅若翰神父街30號 (聖心英文部斜對面)
    查詢可於辦公時間 (星期二至日, 下午三時至十時) 致電該中心 2821 0758.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主日訊息 - 基督君王節

乙年基督君王節

讀經一: 達 7:13-14
答唱詠: (重句)詠 93: 1; 詠 93: 1, 1-2, 5
讀經二: 默 1:5-8
福音: 若 18: 33-37

主日讀經原文請按此: http://catholic-dlc.org.hk/frame3.htm

這主日是整個禮儀年的最後一個主日, 我們天主教的禮儀年曆, 是由將臨期開始, 到基督君王節結束. 而在一年之始, 將臨期中我們所等待的, 就是一年之末要慶祝的基督君王.

達尼爾先知書, 就如我上週所講的, 是一部默示作品. 要了解默示作品, 就是要讀懂其中所用的象徵, 標記, 圖象等. 在讀經一的第十三節中, 先知書作者見到"一位類似人子者"(13節), 就是具有人的外表的那麼一個人, "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同上). 為甚麼作者要特別提到這位具人的外表的仁兄? 我們就要先看看其上文. 作者在神視中見到四巨獸從海中出來(3節). 為要把這一位從牠們中區分出來, 所以要說祂是"一位類似人子者".

大家一聽到"人子"一詞, 必定聯想到耶穌基督, 因為祂常採用這稱謂. 的確, 耶穌並非無中生有, 替自己取這麼一個名字. 祂就正正是從這裏借用這一稱謂的. 人子, 希伯來語"ברנשא"(barnasha), 希臘語"ὁ υἱὸς τοὺ ἀνθρώπου"(ho huios tou anthropou), 就是取自此處. 順帶一提, 耶穌本人喜用"人子"的稱謂多於"默西亞", 還記得瑪竇福音中, 耶穌問眾門徒, 人們說人子是誰, 他們答說是厄里亞, 洗者若翰等等, 然後伯多祿答: "你是默西亞, 永生天主之子", 然後耶穌給伯多祿起名"磐石", 並說要在這磐石上建立祂的教會(見瑪16:13-20). 故事結束是, 耶穌是禁止門徒對任何人說祂是默西亞. 當然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名銜於當時所附帶的政治意味. 無論如何, "人子"這稱謂在新約中出現了約92次之多, 可見其於新約作品中的地位.

除此以外, 這人子乘天上彩雲而來. 在聖經默啟作品的用字習慣中, 乘天上雲彩而來的, 就是來自天主的, 而來自海的, 就是來自撒旦的. 所以之前所提到的那四隻巨獸, 是來自撒旦的, 而乘天上雲彩而來的人子, 是來自天主的. 而你們或會留意得到, 這將會在第二篇讀經中再次出現.

第一篇讀經中佈滿著"統治權", "王權", "國度"等字眼. 其主題就是"王權", 但我們必須把"王權"(kingship)和"王國"(kingdom)分清楚. 及至"天主經"中, "願祢的國來臨"一句, 當中要強調的不是"國", 而是"祢". 此外, 我要補充的是, "人子"在新約中就當然是專指耶穌, 而在舊約, 其定義就是"至高處的聖者"(the Holy Ones in the most high). 留意此乃"集合名詞"(collective noun), 尤如天堂, 即"自有者"所在之處, 是"諸天"(heaven's', 希臘文"ouranoi").

第一篇讀經對"人子"的描述:
  • 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
  • 被引到萬古常存者(按: 天父)面前
  • 被賜予統治權、尊榮和國度
  • 各民族、各邦國及各種語言的人民,都要事奉祂
對祂王權的描述:
  • 永存不替(按: 即不落於他人之手)
  • 永不滅亡.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的著作"納匝肋人耶穌"中, 指出天主的國的其中一種幅度(按: 也就是基督的王國)就是教會(見: Jesus of Nazareth by Pope Benedict XVI, chapter 3 pp 49-50 (Bloomsbury 2007).). 那麼, 要教會永存不替, 永不滅亡, 教會就不可以與任何政權, 任何財閥成婚 (按: 神學上, 教會是基督的淨配. 但有誰不知, 在中世紀黑暗時代, 教會"紅杏出牆"了多少遍). 因為, 所有政權, 所有財閥, 都有個時限, 它們來了又去, 去了又來. 若果教會跟任何政權或財閥成婚, 那麼到下一代, 她注定要成為寡婦了.

"上主為王, 以尊威作衣冠"(詠93:1). 是這主日答唱詠的重句. 要答出這一句, 是多麼的容易. 但要心悅誠服地答出這一句, 至少為現代人, 就是很難. 有多少人, 以為權力就是自己的全部, 遇到對自己的權力有所挑戰的人時, 就在對方發展完成以前就打壓對方. 黑落德王就是一個十分好的例子. 他一知道有個王者在白冷誕生, 就下令殺了所有在白冷內兩歲以下的嬰孩. 這些人, 不也就是自信嚴重不足, 極度自卑. 順帶一提, 他因為害怕自己的權位被謀去, 連自己的兩個兒子, 岳母, 妻子, 都一一殺害. 這種人, 就是死也不會認上主為主的.

讀經二也是選自默啟作品的, 似乎在禮儀年結束時, 我們怎麼也逃不出默啟作品的"魔掌". 當中, 5-7節是默啟預象(apocalyptic prediction), 作者預言著末世是會怎樣怎樣. 這也不是作者無中生有, 憑空想像的. 大家除了可參考讀經一外, 還可看看瑪竇福音24:30一段, 作者該是從這兩處獲得靈感的.

在第5節中, 作者列出了基督的不同頭銜:
  • 忠實的見證
  • 死者中的首生者
  • 地上萬王的元首
當中, 死者中的首生者, 不是從時間上說的, 畢竟祂在祂死而復活以前, 就已行奇蹟使拉匝祿等人復活, 當然他們在當時被基督所復活後, 是要繼續面對世界的時間, 就是要再死, 不然我們就可以探訪他們. 死者中的首先者, 指的是基督的復活, 祂的復活不就是指祂的復活這麼簡單. 耶穌的復活開創了"新時代", 就是祂為王的登基之日, 使祂成為"地上萬王之王".

此外, 讀經二還列出基督作為王者所作的一系列動作:
  • 愛了我們(5節)
  • 解救我們脫離我們的罪過(5節)
  • 使我們成為國度(6節)
  • 使我們成為司祭(6節)
  • 乘著雲彩降來(7節; 按: 與在讀經一相同)
當中我特別要說明的是第四點, "使我們成為司祭". 這實是要實現舊約的其中一個許諾: "的確普世全屬於我, 但你們為我應成為司祭的國家, 聖潔的國民"(谷19: 5-6). 對, 透過聖洗聖事的恩寵, 我們的成了司祭, 就是"普通司祭職"(見教理No.1141, etc). 可是, "成為司祭"指的是甚麼呢? 是服務他人嗎? 不盡然. 且看義工, 社工, 護士, 醫生, 老師, 侍應, 等等... 他們不也在服務嗎? 他們跟司祭有甚麼區別? 司祭是要奉獻犧牲(to offer sacrifice), 是要聖化犧牲(按:見前者, 此處指祭品), 是要跟別人有所不同. 我們就是要作出犧牲, 日常生活中的犧牲, 身為父母的, 照顧子女的辛勞不是犧牲嗎? 為人師表的, 春風化雨不是犧牲嗎? 我們就是要聖化, 聖化我們的子女, 聖化我們的學生. 我們就是要與眾不同, 不是要標奇立異, 而是不隨波逐流...

第8節: "我是「阿耳法」和「敖默加」", 我們的主日經書中http://www.blogger.com/post-create.g?blogID=1499282476276803102分別括著: (元始)和(終極). 這是甚麼意思? 阿耳法, 就是希臘字母表的首個字母: "A"; 敖默加, 希臘字母表的末字母: "Ω". 好像在英語中 "A to Z" 指全部, 這裏也是差不多意思. 要深切體會讀經二的這一句, 就讓我們回味一下聖週六, 復活夜間禮儀中, 主禮祝聖巴斯卦蠟燭的一段話: "往昔和現在全屬於基督; 他是元始和終結; 萬有的真源; 宇宙的依歸; 時間屬於他; 世代屬於他..."

在這主日的福音中, 耶穌兩度明認自己是君王(34, 37節), 但比拉多誤會了祂, 以為祂所指的是地上的君王. 耶穌是一個怎樣的君王? 祂自己已解釋了, 是"給真理作證"的君王. 或許你會提出一個很直接的問題: "甚麼是真理?" 其實, 比拉多也有提出同一道題, 只是這主日的福音沒有選讀而己. 在比拉多提問後, 福音作者沒有記錄耶穌的答覆. 但是,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都知道, 這真理就是: 基督是元始也是終結, 祂是來到世上, 受時間所約束, 為的就是要為我們犧牲, 拯救我們於罪惡之中. 這真理就是, 祂是我們的王, 我們是祂的子民.

就讓我們趁著耶穌君王節的日子, 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態度. 我們有否眷戀權位, 有否時刻記著, 我們的權力, 地上的一切權力, 都來自上天的那一位. 讓我們緊記這一點, 使我們能正確運用因著工作崗位而來的權力, 為普羅大眾謀福祉.

梁展熙
學術資料來源: Arnold Monera教授, 新約釋經學博士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信訊第130期 可供下載


  •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一十
    - 上主的旨意乃信者之光(若望保祿二世) - 默想聖詠第119(118)篇
  • 唸一唸, 想一想
    - "你們得不到, 是因為你們不求; 你們求而不得, 是因為你們求的不當, 想要浪費在你們的淫樂中" (雅4:2-3).
  • 保祿年系列
    - 保祿書信的靈修觀
  • 榕樹頭
    - "我們的教會"與"你們的教會" --- 陳思穎
  • 信訊看世界
    - 聯合國糧農組織宣稱全球15%的人吃不飽是不能接受的事實
    - 調查: 信仰有助培育良好公民
  • 聖人小傳
    - 聖嘉彌祿肋理斯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file/1qznmo2mwnn/faithnews130.pdf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今週堂區報告 - 2009/Nov/15

如下:
  1. 教宗本篤十六世向全球發放了"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 為了令澳門的信友能更深入地瞭解通諭箇中的精萃, 教理推廣暨信仰堷育協進會將邀請香港聖神研究中心林瑞琪博士專程來澳, 為我們剖析此通論的內容. 講解會的日期是11月22日(主日), 下午3:00-5:00, 地點是主教座堂側之禮堂(舊高德華圖書館), 費用全免. 有興趣的弟兄姊妹請於辦公時間致電教培會的余小姐(2852 2897)或望德堂區的梁小姐(2852 3154)留位.
    另外, 中文版的"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現已發售, 每本澳門幣十元, 可於各堂區和聖保祿書局購買.
  2. 2010年的澳門天主教教友禮儀記事手冊經已印製好, 每本澳門幣十元, 可於各堂區和聖保祿書局發售.
  3. 教區青年牧民中心將舉辦"冬至送暖行動", 需要七十位義工, 預計探訪六十戶獨居老人及有需要家庭. 呼籲大家的鼎力支持捐助, 以關懷行動傳揚基督的愛! 詳情請留意海報, 義工報名截止日期為12月12日, 有意參加義工或捐款, 請於辦公時間內聯絡教區青年牧民中心, 電話為2821 0758.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乙年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 主日訊息

前言: 由本主日起, 這裏將會為大家準備主日讀經的淺析, 希望大家在主日參與禮儀時, 更能明瞭經文的箇中意思. 此外, 此欄目亦將會在信訊中重刊, 以方便那些未能上網的讀者.

另外, 本欄目所用的是思高聖經譯本. 要留意, 澳門教區的主日經集中的讀經並非思高版本, 乃由羅啟瑞神父躬譯的. 我本想使用澳門教區版本, 但在引其他章節時頗為不便, 故唯用思高版本. 此外, 個人認為, 還是羅神父譯的較好.

------------------------------

乙年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讀經一: 達12:1-3
答唱詠: 詠16: 5, 8, 9-10, 11
讀經二: 希10: 11-14, 18
福音: 谷13:24-32

這主日是常年期的第卅三主日, 由於下個主日就是整個禮儀年的結束, 這主日的讀經所圍繞的主題都與末世有關的. 達尼爾先知書, 乃舊約成書最後的一卷, 於主前167年. 由於當時猶太人受希臘王國國王安提約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phanes)蹂躪, 對猶太人百般羞辱, 他取下耶路撒冷時殺了八千人, 另外俘了八千人, 把聖殿改成朝拜奧林匹克神宙斯的廟宇, 又企圖把猶太人希臘化, 把割損禮定為非法行為, 且規定要用豬來作全燔祭. 達尼爾先知書並非先知書, 而是默示作品. 此類作品多用符號圖象來寫成, 且多在民族, 團體等群體受壓迫時寫成的. 用符號圖象, 是因為當權者, 因常是外邦人, 不容易明白圖象符號所隱含的真實意思, 但讀者一看就明白. 然而, 作為二千多年後的讀者, 就當然不能解讀箇中奧妙, 情況有點像今天諷刺時弊的文章作品, 你猜猜把這些作品給一百年的人看, 他們會不會懂" O嘴"有甚麼意思. 無論如何, 達尼爾先知書就是在這麼的一個歷史背景下被寫成的.

第一節"那時保佑你國家子民的偉大護守天使彌額爾必要起來"(思高版): 這就對應了我的個人意見. 思高版於此譯漏了"הַשַּׂר"(希伯來文"e·shr", 王子, 或總領的意思), 本來無傷大雅, 但此處不然. 這"王子"的概念跟我們基督信仰有關"παρουσία"(希臘文"parousia", [基督的]再來)息息相關. 因為這個字的本意, 就是王子的來訪(visitation of the prince). 所以, 我們期待耶穌的再來, 就是要好像古人期待王子來訪一樣, 戰戰兢兢, 唯恐招呼不周, 人頭不保的小心態度. 第二節"許多長眠於塵土中的人,要醒起來": 在聖經中, 常把死去的人說成"睡眠"了. 還記得百夫長的女兒, 她斷了氣以後, 耶穌說她睡著了, 於是旁人都笑耶穌, 耶穌本意就在於此. 此外, 更重要的是, 這裏是整本聖經第一處提到人死後要復活的, 所以說, 復活於猶太信仰, 是後起的觀念. 整段讀經一, 無論是將要起來的彌額爾, 天主要對死後要復活的人賞善罰惡, 智者天上發光, 義人如星閃耀等, 作者想要的, 就是給讀者一個希望, 畢竟, 在逆境中, 人最需要, 就是希望.

既然主題是世末, 以此角度, 答唱詠中有一句最值得玩味: "因為你絕不會將我遺棄在陰府"(10節). 容觀來說, 公審判之日故是世末; 但就個人來說, 我死亡的日子, 不也是世末嗎? 人會恐懼死亡, 多數人不是因為那痛楚, 而是死去不知去向的彷徨. 畢竟, 人最害怕的, 就是不知何去何從的那份彷徨. 但若你在生時能夠堅定地說出: "你絕不會將我遺棄在陰府", 那麼, 你就不會再害怕死亡, 至少沒以往那麼害怕死亡. 說到這裏, 我想起了宗徒信經: "祂下降陰府, 第三日自死者中復活". 基督祂真的下到了陰府, 祂也真的從那裏出來了, 祂真的已戰勝了死亡, 我何所懼! 再者, 有說祂下到那裏, 是為把一切亡魂都拯救出來. 你還害怕你會被遺棄在陰府嗎?!

究竟懷有希望跟我們的信仰有何關係? 要解答就要借用致希伯來人書11章1節: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 你若想要到銀行借貸, 要的就是擔保, 就算是政府教青局的大學生免費貸款, 也同樣需要擔保. 所以, 要希望, 先要信德, 因為信德就是希望之事的擔保. 反過來, 沒有信德, 就無須談論希望.

在看讀經二之前, 讓我們先了解一件事. 在古時, 就實行其身份司職是的姿勢而言, 司祭常是站著, 而君王常是坐著. 有了這個觀念, 再讀"但是基督只奉獻了一次贖罪的犧牲,以後便永遠坐在天主右邊"(12節), 就說明了基督, 既是司祭, 亦是君王. 這主日的讀經二是接著上週的, 主題都是要比較舊約的司祭職與新約(基督)的司祭職, 論點當然是基督的司祭職遠高於舊約的. 原因有六:
1. 新約的祭祀, 祭品是一個人, 並非無理性的動物. 希10:4道: "因為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斷不能除免罪過。為此基督一進入世界便說:『犧牲與素祭,已非你所要,卻給我預備了一個身體;..."
2. 基督同時是司祭, 亦是祭品.
3. 新約的祭獻, 不如舊約的祭獻, 是一次性, 無須重獻. 見希9:25-26: "衪無須再三奉獻自己,好像大司祭每年應帶著不是自己的血進入聖殿一樣,否則,從創世以來,衪就必須多次受苦受難了;可是現今,在今世的末期,只出現了一次 ,以自己作犧牲,除滅了罪過。"
4. 這祭獻是獻於天上聖所的. 見希9:24: "因為基督並非進入了一座人手所造,為實體模型的聖殿,而是進入了上天本境,今後出現在天主面前,為我們轉求。"(按: 此於又見錯譯, 此句的聖殿希臘原文作"ἅγια", 即"至聖", 此處用作名詞性實詞(substantive), 學界多譯"至聖所"; 此外, 希臘原文中沒有與"轉求"有同等意思的字, 此為多譯).
5. 這祭獻發自祭品(即耶穌基督)的自由意志, 非如舊約的牲畜祭品. 見希10:9: "後邊他說:『看,我已來到,為承行你的旨意;』"
6. 這祭獻的有效期直到永遠, 無需如舊約的贖罪祭般年年奉獻. 見希10:14: "因為衪只藉一次奉獻,就永遠使被聖化的人得以成全".

馬爾谷福音第十三章, 也是該部福音中著名的默示作品. 而在這主日的福音中, 毫不意外地, 耶穌講到世界末日來臨時的異象. 有屬天的異象: "太陽將要昏暗,月亮不再發光;星辰要從天上墜下,天上的萬象也要動搖。那時,人要看見人子帶著大威能和光榮乘雲降來"(24-26節). 聖史筆下的這些異象, 並非無中生有, 可見於依13:10, 則32:7, 岳2:10. 天主在創世時以六天來安排的宇宙秩序, 無然崩解. 然後, 人子從天上的雲彩降來. 天地的新秩序乍現. 接著, 有地上的異象, "你們應由無花果樹取個比喻:幾時它的枝條已經發嫩,生出葉子,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28節). 要明白這一句的意思, 就先要知道, 在猶太思想中, 無花果樹代表的是天主的祝福. 所以, 在早前讀到第十一章, 耶穌見到沒有結果的無花果樹, 儘管聖史明明白白的寫了因季節不合, 耶穌仍詛咒了無花果樹, 因為不結果的祝福之樹, 就顯示出那裏沒有祝福, 那麼祝福之樹, 砍掉也罷. 根據聖史所寫, 無花果樹現為禿樹, 故亦暗指末世之日, 實是祝福之日, 概因天主要完結此塵世, 全地也要往見天主聖容. 然後, 耶穌說: "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31節). 這句意思明顯, 物質世界定必消逝, 唯聖言長存. 這正是基督徒面對世界末日的必要態度. 及後的一段(33-34節), 無非就是要告誡我們"要醒悟".

世界末日, 無論它是多麼的恐怖, 它總有一天要來. 這也是基督信仰核心的一環, 因為在那一天, 我們要為我們的所作所為交賬. 但奈可當代的人, 尤其是基督信徒, 把生命活得就如沒有世界末日一樣. 教會選擇把世界末日的主題放在選經上, 也許就是要提醒我們, 這世代真的有個世界末日, 在那天我們人人都要交賬. 或許有罪性的人, 就只有這樣, 才肯好好的活自己的生命.

梁展熙
學術資料來源: Arnold Monera教授, 新約釋經學博士.


信訊129期 可供下載


  •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零九
    --- 朝拜之詩 --- 默想聖詠第15:2-4的頌歌
  • 唸一唸, 想一想
    --- "耶穌基督昨天, 今天, 直到永遠, 常是一樣." (希13:8)
  • 保祿年系列
    --- 保祿的牧函
  • 信訊看世界
  • 美國矽谷的"花地瑪聖母出遊" --- 白海豚
  • 聖人小傳
    --- 聖文德主教聖師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file/aghmznhz524/faithnews129.pdf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最新一期 | 2009年11月7日] 信訊139期 可供下載


  •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一十九
    --- 教宗評論有關財富的虛無 --- 默想聖詠49[48]篇
  • 唸一唸, 想一想
    --- 草能枯萎, 花能凋謝, 但我們天主的話永遠常存. (依40:8)
  • 熱烈祝賀羅啟瑞神父, 劉炎新神父兩位神長壽辰
  • 主教座堂於煉靈月為亡者奉獻追思彌撒
  • 聖安多尼堂基督奧體之母成年支團團慶
  • "抉擇成長營"公開接受報名
  • 信訊看世界
    - 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在塞浦路斯對話, 討論了羅馬主教的角色
    - 英國富勒姆的聖公會主教談聖座允許聖公會信徒進入天主教會
    - 教宗天文年接見一百位國際天文學者呼籲: 不要把科學貶為純計算和試驗, 但在要造化中發現天主的愛
    - "點止援交咁簡單"座談會, 張燕莉: 青少年認為身體可賣錢
  • 榕樹頭
    --- 慎終追遠 --- 陳思穎
  • 信者有訊 --- 梁展熙
  • 司鐸年金玉爾音
  • 聖人小傳
    --- 真福徐德新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file/mzo4qjozdci/faithnews139.pdf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信訊128期 可供下載


  •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零八
    "天主是患難中的保障"(若望保祿二世) --- 默想聖詠第46(45)篇
  • 唸一唸, 想一想:
    "凡願意在基督耶穌內熱心生活的人, 都必要遭受迫害." (弟後3:12)
  • 保祿年系列
    --- 保祿的獄函
  • 聖教冷知識
    澳門花地瑪聖母像出遊小史
  • 信訊看世界
    - 新加玻正教會在天主教中心"尋得安居之所"
    - 美宗教傳媒學者指出, 廿一世紀新聞不能沒有宗教
    - 美居民指教堂鐘聲吵耳, 主教被控製造噪音罪成
  • 聖人小傳
    - 聖女加大利納童貞聖師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file/twmiqtttgze/faith news 128.pdf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信訊125期 可供下載


  • 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零五
    --- 致天主的感恩聖詩 --- 默示祿的頌歌11:17-18和12:10,12)
  • 教宗本篤十六世保祿年談保祿之十二
    --- 論聖保祿與基督再來 --- "主, 來罷! 來到人們尚未認識祢的地方!"
  • 大堂教友慶祝潘保庭神父晉鐸銀禧
  • 大堂上智班同學也為潘保庭神父慶祝晉鐸銀禧
  • 禮節精準 = 虔誠輔祭 --- 白海豚
  • 潘保庭神父專訪
  • 互勉 --- 匹員
  • 聖安多尼堂活動日暨主任司鐸陳寶存神父壽宴
  • 聖教冷知識: 四旬齋期的源起是怎樣的
  • 唸一唸, 想一想: "在耶穌基督內, 我知道, 並深信: 沒有甚麼本身是不潔的; 除非有人想甚麼是不潔的, 那東西為他纔是不潔的." (羅14:14)
  • 信訊看世界
    教廷支持光州總教區對"羅州聖母"顯現的裁決
    聖座生命科學院院長說: 美國決定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是政治勝過道德
    教宗向聖座禮儀聖事部大會與會人員強調: 信友團體需要加強植根信仰於聖體聖事之中
  • 聖人小傳: 聖婦加大利納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file/uhw5wznfmmt/faith news 125.pdf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本週堂區報告(01/Nov/2009)

1. 教區家庭日
主辦單位: 天主教澳門教區
協辦單位: 澳門各堂區
家庭日籌委會(排名不分先後):美滿家庭協進會、澳門明愛、善牧中心、
Focolare Movement 、澳門夫婦懇談會、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
活動地點: 鮑思高粵華小學
活動對象: 對象以教友家庭為單位(參加家庭成員最少一1人是教友或慕道者)
活動內容:對象以教友家庭為單位(參加家庭成員最少一1人是教友或慕道者)
家庭成員合作設計遊戲、分享、簡單午餐、感恩祭、家庭祝福。
費 用: 每位十元 (主日學導師及學生免費)
查 詢: 區華年先生 (66211248),阮兆洪先生 (66818030)

報名地點: 澳門各堂區
各籌委會及本中心


2. 堂區年度追思彌撒
本堂區謹定於本月十四日(星期六)下仐四時正於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舉行追思彌撒, 特為已亡教區神職人員及堂區教友祈禱獻祭. 誠邀各位共同參與聖祭, 於煉靈月內為煉靈多作祈禱, 好使他們早登天鄉, 得見天主榮光.

堂區議會慶祝堂區主任司鐸壽辰




堂區議會定於上主日(十一月一日)舉行例行會議, 適逢主任司鐸劉炎新神父壽辰, 議會全體成員特於會議前替劉神父慶祝壽辰, 並請大家多為劉神父祈禱, 使他繼續帶領大堂區, 向天主榮福邁步.

堂區慶祝羅啟瑞神父, 劉炎新神父兩位神長壽辰

為慶祝榮休司鐸羅啟瑞神父, 及本堂區主任司鐸劉炎新神父壽辰, 於上主日(十一月一日)彌撒中, 堂區教友向兩位神長送上敬意, 聊表對兩位神父一生事奉天主, 牧養教民的工作. 並祝兩位神父神形康泰, 主寵日隆.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信訊124期


  • 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論教會祈禱之一百零四: 被宰殺的羔羊堪享權能、富裕、智慧、勇毅、尊威、光榮和讚頌! (默4:11; 5:9-12)
  • 『唸一唸,想一想』: 「人本來不算甚麼,若自以為算甚麼,就是欺騙自己。」 (迦6:3)
  • 教宗本篤十六世保祿年談保祿之十一: 論聖保祿與復活 --「兩件重要的事實:空墳與耶穌的真正顯現」
  • 保祿年系列: 保祿第三次傳教旅程(公元53--57)(上)
  • 好書介紹: 中國天主教史 ... 陳思穎
  • 信訊看世界
    零九年聖座新年鑑顯示全球教友人數增加一千六百萬相當於全球人口增長率
    歐洲各地同性婚姻意向狀況
    美教會與無神論協會合辦查經聚會促進交流
  • 美國矽谷的「大耶穌出遊」 ... 白海豚
下載請按: http://www.mediafire.com/download.php?zie0wgz2d4z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信訊第123期


各位教友, 現在你們可於此下載以往的信訊雙週刊, 首先是第123期:
http://www.mediafire.com/?0zlcddmymey

其他各期將會上載, 敬請留意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堂慶大禮彌撒

堂區已於本月六日(日)上午九時正隆重慶祝堂慶, 同時為堂區教友施放堅振, 敦請黎鴻昇主教主持大禮彌撒.


聖母聖嬰像


各候領堅振者



由候領堅振者頌讀聖言


黎主教講道



各候領堅振者到祭台前, 準備領受堅振聖事




















請藉此印記, 領受天恩聖神
Accipe 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


新領堅振者準備獻上禮品


新領堅振者領讀信友禱文


新領堅振者向祭台呈上禮品


聖體盅


聖爵


酒水


麵餅




















新領堅振者領受聖體



新領堅振者與黎主教合照



新領堅振者及其代父母與黎主教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