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化悲為喜 新的名字

古經今讀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化悲為喜 新的名字

讀經一:依62:1-5

            單看禮儀今天所選讀的五節,我們會直覺認為是在描寫上主終於按捺不住,要出手幫助耶路撒冷,直到她喜樂不已,為世人所愛戴為止。然而,作為《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六十二章──一首完整詩篇的首個詩段,斷章取義所得的見解未必完整。【順帶一提,今天的讀經一同時是聖誕節守夜彌撒(vigil mass)的讀經一】。

***

            先看這段讀經的上下文。美國阿斯貝里神學院(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舊約教授奧斯維特(Oswalt, 1998:577-578)指出,《依》六十二章的思路是接續第六十和六十一章的,尤其是當中的61:1-10。當中光明、熙雍的正義和諸國的救援的揭示、婚宴的喜樂、從壓迫中得到解脫、國土的復興等主題,都相當突出。奧氏甚至認為,《依》六十二章特別關心在61:11中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如何肯定上主這些令耶城重拾光榮的許諾會成真?尤其是,第六十章把新耶路撒冷描寫為一個已經大功告成的事實。但在《三依》(=《依》56-66章)讀者的時空中,那仍是遙不可及的事(粵俚=十劃都未有一撇)。這真的會發生嗎?《依》六十二章就是要重申和強調61:11的肯定答案:這定會發生。

***

            扼要談談《依》六十二章的結構。學界大致同意,此章由三個詩段組成:1-5節、6-9節和10-12節。第三詩段是聖誕日清晨彌撒的讀經一,內容大致呼籲聽者滿懷信仰地行動。至於首兩詩段,都是天主在鼓勵灰心喪志的人。換言之,它們指出了,一方面《三依》作者意識到眼前令人憂心的境況,另一方面重申上主的許諾不是信口雌黃。第1-5節確定離棄將化為喜樂,第6-9節【禮儀三年循環都不會讀到的】則強調以色列民的收穫和勞動成果將得到保護,而不會淪為外邦人的囊中物。

***

1】為了熙雍的緣故,我不再沉默;為了熙雍的緣故,我不再靜止。直到她的正義如光輝四射,她的拯救如火炬燃燒。

   自上世紀開始,舊約學者就這一節的說話是來自《三依》作者自己抑或上主問題爭論不休。事實上,這問題至今仍未有──我相信也永遠不會有──定論。畢竟雙方立場各有重點。

            有學者(如Westermann, 1969:374等)認為這句話出自《三依》作者自己。他強調自己將不斷地為熙雍(即耶路撒冷)向上主說項求情(to intercede),直到祂兌現祂的許諾為止(見6-7)。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榮休舊約教授博蘭堅什(Blenkinsopp, 2003:233-234)特別指出,只要我們把《依》六十二章作為一個整體的話,我們必須考慮到第1節(「我將不再沉默」)和第6節(「每日每夜都不再沉默」的「哨兵」)之間的關聯。按第6節,這些「哨兵」是要使上主記起耶路撒冷,或更好說,要祂一直記著耶路撒冷──也就是說,這些「哨兵」的任務就是『中介代禱』(intercessory prayer)。如果大家在平時閱讀《舊約》時有細心留意的話,擔當「調解代禱者」(intercessor)──在以色列民與天主之間,為前者向後者求情說項的──不是司祭,而是先知。換言之,這些「哨兵」所負責的,正是先知的職務之一。這也呼應了第一節,因而可視之為《三依》作者在此章一開首就開宗明義宣告自己的目的。此說的推論是,先知此舉暗示了以色列民(甚至先知自己)擔憂上主的許諾會否不會兌現,同時需要重申此章所反映出的、強烈渴望上主(盡快)出手干預的信仰。

            相反,另有學者(如Bonnard, 1972: 425Whybray, 1975: 246-47等)認為這節是天主的說話,祂正在重申,儘管祂看起來是沉默靜止,但祂卻是一直為帶來曙光而勞碌。他們指出,62:1乃《三依》作者以上主代言人的身份所說的,而2-5節則是《三依》作者自己對這句上主說話的注釋。奧斯維特(578)認為此說較可信,因為它駁倒了上說的不少指控。這節所描寫的天主,正在回應以民認為祂對自己子民的呼求不聞不問的指控(見42:14; 45:15-19; 57:11; 64:12; 65:6)。然而,天主堅稱祂會「為了熙雍的緣故」不停勞碌。這裏強調的是,雖然天主自己的名譽相當重要,但祂不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名譽的緣故而解救耶路撒冷,而是出自祂對自己的子民的愛。

***

2】諸國要看見妳的正義,所有君王要看見妳的光榮。妳將被呼以一個新的名字,那是上主的口所賦予的。

   這節所談及的,是天主為熙雍的緣故而勞碌的兩個結果。當然,此兩者是互連的。首先,是60:1-9中天主許諾的兌現。諸國將看見在熙雍身上反映出來的天主的光榮。為了強調這一點,《三依》作者說「『所有』君王」都會看見。這句話所包括的一定不只是細小地方的國君,如厄東、培里基亞等,也當然包括世上強大帝國的君王,如亞述、巴比倫和波斯的君王。換言之,《三依》作者想表達的是,與將於在以色列身上升起的曙光相比,這些異國君王的光榮不過蠟燭對太陽。

   這光榮究竟會如何彰顯出來?就是其狀態和特性的改變,見諸一個「新的名字」。在以色列文化中,一如在整個古近東的文化中,名字與性格緊密相連。這就是聖經中為子女命名十分重要的原因(見依7:3, 14; 8:3; 9:5[6])。這也解釋了在以色列先祖家世傳說(the patriarchal saga=創十二至卅六章)中名字改變的重要性(見創17:5──建立割損為盟約記號;創32:28──雅各伯順服於上主)。可見,這裏宣告熙雍的新名命,就意味著天主的拯救將為她帶來的新狀況和特性。然而,這份新穎全然是天主的作為,正如《三依》作者在這節末句中所指明的,那新名字是出自『上主之口』。至於這新名字為何,其意涵又為何,《三依》作者則將一切留待第4節分曉。

***

3】妳要成為上主手中的華冠,天主掌中的皇族頭巾。

            不過,在先知宣告那新名字之前,他引用了另一個圖象來傳達出以色列的新特性和狀況。早在28:1-4中,撒瑪黎雅就曾被描成為一頂冠冕(希伯來:ʿăṭeretcrown),其華麗(希伯來:tipʾeretbeauty)將有如流連飲宴酒會之徒的花般凋謝。而在「冠冕」(希伯來:ʿăṭeretcrown)整本《依》中的第二次出現,就在這節中。天主說,新耶路撒冷有如在祂手中的一頂華冠(ʿăṭeret tipʾeretcrown of beauty)。撒瑪黎雅人(在當時一度為南國猶大的敵人)渴望自己所成為卻永遠成就不了的,天主將無償地給予祂所揀選的城市,那其居民勇於信靠祂、相信祂許諾的城市。

***

4】人們將不會再對妳說:「被離棄的」;人們也不會再對妳的土地說:「廢墟」。因為妳將被稱為:「我因她而歡愉」;妳的土地將被稱為:「被迎娶的」。因為上主因妳而歡愉,妳的土地將被迎娶。
5】因為[就像]一個年青人將迎娶一位處女,妳的兒子[複數]將要迎娶妳[*1]。就像新郎因新娘而喜躍,妳的天主也要因妳的喜躍。

[*1] 的確,這看起來令人難以接受的翻譯,是直接來自希伯來原文的:「yiḇʿālûḵ bānāyiḵ」(lit. your[f.] sons shall marry you[f.])。由於這希伯來傳統的版本看來不太能接受,不少語言的譯者(看來包括《思高》)以及學者都接受了十八世紀牛津學者、英國聖公會倫敦主教羅特(Lowth, 1833:118)所提出的文本修訂(textual emendation),把「bānāyiḵ」(your[f.] sons)改為「bōnēḵ」(your[f.] builder=妳的建造者)。問題是,各古代版本都支持希伯來傳統的文本,如古希臘七十賢士譯本、拉丁通行本等。不過,博蘭堅什就指出(233),只要我們懂得希伯來文的歧義,就可解決這令人難以接受的意思。希伯來動詞「b-ʿ-l」,除了有「迎娶」(to marry)的意思,還附帶有「控制、統治;擁有」(to master; to possess)的意思。詳見下文。

        現在,熙雍的新名字正式登場。這裏的命名方式──舊稱不再,新名將始──似乎代表著天主一直的願望,化灰燼為華美,化貧乏為豐盛。這看來也呼應著49:14-2854:1-8中的許諾。雖然天主看似永遠離棄了祂的子民,讓祂的土地一直廢置下去,但事實並不如此。

            這兩節中的用語接續自61:10的婚姻意像。婚姻所隱含的喜樂、獨一無二的選擇、順服和全身投入,讓婚姻意像成為天主所想表達的最好載體。無論身在以色列的人在耶路撒冷於主前586年被攻陷後的黑暗日子中的感受如何,他們必須緊記,他們在天主腦海中的名字絕不是「被離棄的」,他們土地的名稱也不是「廢墟」。天主並不視自己為熙雍的毀滅者,而是她的丈夫,一個照顧她的、滋養她的和保護她的丈夫。

            上譯中的所有「迎娶」,都是譯自希伯來動詞「b-ʿ-l」,詳見[*1]。從閃族語系詞義發展來說,此動詞根的本義是「擁有」。因此,此兩節所指的,不單是一種狀態,而更是一種關係。這片土地的名稱,不再是「被廢棄之地」(Desolate),而是「被擁有之地」(Belongs to)。耶路撒冷的子女(sonschildren[?])將會回來,重要擁有他們的土地。奧斯維特推斷(581-582),《三依》作者正正是為了強調這份關係,才冒險用了這個帶有潛在理解危險的動詞。

***

            當以色列在忍受過這一切之後,天主為他們起了名為:「我因她而歡愉」,想必會成為他們的安慰之源。即使今天也一樣。當困境、失敗和絕望合起來,讓我們相信我們的名字已淪為「被離棄的」的時候,就是我們要想起那位新郎對新娘所說的話的時候,想起祂為她所改的名字:「被擁有的」。

            願上主祝福你、守護你,願上主使祂的臉光照你,施恩於你,願上主仰起臉眷顧你,賜你平安!(戶6:24-26

梁展熙

參考書目:
  • Blenkinsopp, Joseph. Isaiah 56–66: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Anchor Yale Bible 19B.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 Bonnard, P.-E. Le Second Isaïe: Son disciple et leurs éditeurs Isaïe 40–66. EBib. Paris: Gabalda, 1972.
  • Koehler, Ludwig, Walter Baumgartner, M. E. J. Richardson, and Johann Jakob Stamm. Th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Leiden; New York: E.J. Brill, 1999.
  • Lowth, R. Isaiah: A New Translation. 10th edition. Dublin: T. T. & J. Tegg, 1833.
  • Oswalt, John N. The Book of Isaiah, Chapters 40–66.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8.
  • Westermann, C. Isaiah 40–66: A Commentary. OTL.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69.
  • Whybray, R. N. Isaiah 40–66. NCB.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75.



原載於:信訊雙週刊第284期

沒有留言: